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25章 镜子

这听起来比核爆炸都要可怕。后者大部分时候至少还能给个痛快。

“现在的赤乌三号太阳能电池部分才占去了13吨的质量,剩下的6吨分别给了散热、微波发射器和控制单元,虽然做得越大非供能部分的质量占比越小,但依然是无法忽视的,所以我们开始研究另一种更先进的柔性太阳能板。”

“柔性?”

“对,现在我们的太阳能板都是由一块一块的硬板组成,第一个投入实用的160兆瓦电站主体部分就是一个太阳能电池组成的超大矩形,剩下的主要就是发射天线。

但我们换一种思路,不要微波发射器,把太阳能电池阵列做成圆形,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弯曲变形,让它的背面覆盖另一种材料,蜷曲后正面是发电部分,背面是发射器,既简单又轻便,还能很容易地控制聚焦范围,因为面积大散热也更加容易解决。

而且你想想,这个时候的它像什么?”

“像……一面镜子。”

“没错,一面不透明、一面能够反射光线的镜子,它不仅能够聚焦微波,也能聚焦光线,虽然不如真正的镜子,但在如此大面积下反射的光线也相当可观。

你还记得蓉城之前设想的人造月亮吗?这面镜子也能起到差不多的作用。”

杨仲凯想象着同步轨道上一面蓝黑色、一面银色可以蜷曲的镜子,它既能带来电力也能带来光照。

他还想起了刚刚丁必筠说过的聚焦作用,那么大的一面镜子聚焦起来的光线强度恐怕能直接点燃地面,唯有“上帝之杖”的名字才能与之相配。

思维已经发散的他甚至开始畅想更多用途:

“现在我们是把聚焦的微波在这里集中转换成电,那可不可以不聚焦,或者将聚焦半径扩大到覆盖整个城市,这样人们甚至不需要再使用电池,手机随时可以充电,电动汽车也不需要担心续航……”

“杨老师,按伱的想法我们首先得考虑干扰问题,覆盖面积这么广的高强度电磁环境造成的混乱恐怕更大。”

“呃……”

杨仲凯有些尴尬,不过丁必筠并没有嘲笑的意思:

“不过这也是当前技术无法实现,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就会变成现实,其实就算是我说的那种‘镜子’至少也要发展到第四代、第五代甚至更多代以后的太阳能电池才能实现,现在制造它们的成本高到根本无力承受。

但我们都应该相信,这辈子肯定能等到理想中的那一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