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99章 新歼轰

“橘座好眼力,灵感确实来自于那个废案,不过c810的指标要更高一些。”

“岂止是高一些,高得多啊!”

张橘可记得c810试飞的参数,米格25正常的巡航速度也就2.6马赫,而且航程也远没有这么高。

2.6到2.8马赫是个槛,2.8到3马赫以上又是个槛,2倍音速以上时再想提高速度难度是加速上升的。

他敲了敲机体问道:“这个机体的材料是什么?”

林炬:“主要是钛合金,主要部分用大型模锻机加工,很结实而且重量不高。”

张橘点点头绕着飞机走了一圈,50吨重的机体已经不算小了,比起米格31和歼20都要大一圈。

仔细检查下来,机腹放2到4个重载挂架肯定没问题,机翼要添的话有点难度,看得出来原始设计确实没考虑军用。

一想到这儿张橘在心中狠狠吐槽了一番,有钱有技术就是豪,真舍得花大力气就给自己弄一架比军机还好的私人飞机,比起豪车美人逼格高太多了。

什么?他还坐过航天飞机?那就更气人了。

外面观察了一圈,张橘从敞开的机舱门钻了进去,查看内部结构。

c810的机体比较狭窄,前方并排容纳两个飞行员的驾驶舱对于民航来说略显紧张,不过是军用的话反而很充裕,长时间巡航舒服多了。

航电不清楚,不过看上去和常见的飞机有很大不同,肯定很先进。

后排乘坐区域是错开的单列座椅,比起正常的小型私人飞机也要小一些,但只坐9个人还是比较舒适的,茶水间厕所该有的装饰一样不少,非常豪华。

咦?不用穿加压服吗?

机舱的设计似乎并未考虑两万米以上高空的气压问题,难道是整个机舱都加压?

他从新远的工程师得到了确定的答案,整个机舱都是加压恒温的,这更让人震撼。

总装的其他人也跟在屁股后面东摸摸西摸摸,不时发出惊呼。

过了一会儿,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靠近了张橘:

“我看了,机头至少能塞个一吨的雷达,机舱缩小的话加压功能降低一些又能减重至少半吨,留两个雷达操作员就行,机腹塞个两吨的电子战设备,剩下的空间还能装好几吨油,供电能力也完全跟得上。

到时候航程增加到5500或者6000公里完全可以,再加上空中加油,改成电子战和情报侦察机舒服的很,周边全部能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