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41章 异星科技

十亿倍,如果这里面装的是中子简并态物质,重量恐怕有接近一千万亿吨。

按照我们的现有理论金属氢存在的大气压至少要在400吉帕以上,是标准大气压的数百万倍。

如果这里面真的装了一百多公斤金属氢,我想不出有什么容器能承受这样的高压,氢弹的爆炸中心压力也才100gpa而已。”

吴云峰说完后叶长思顺势补充了一句:

“理论上,这个电芯的容器里面即使爆炸一颗氢弹也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它的技术层次不低于金属氢。

对了……资料呢?”

林炬指了指角落里谢廖夫腿上的笔记本,同时下意识地离电芯远了一些,但想了想又放弃了:

按照吴云峰的话这个电芯内部的压力甚至是氢弹爆炸中心的数倍,要是出点意外不说别的夷平基地绝对没问题,这还没算里面的金属氢威力呢。

吴云峰走到坐着翻电脑的谢廖夫跟前,才发现了他右手边摞起来的四个nas硬盘柜里面满满当当塞着48块32t的固态硬盘。

谢廖夫看到他抬起头,直接起身把位置空了出来:

“你来的正好,我看不懂这鬼东西,它所有技术资料的目录的索引就有4000多页,我没找到任何一个能看懂的标题。”

“……”

技术资料倒还好经过了系统的整理,只是绝大部分内容的专业词汇都已经超出了谢廖夫的认知领域,真得是在尖端物理方面颇有成就的物理学家才能领会,否则标题都不认识。

叶长思和程南开是这里唯一还能勉强读懂资料的人,三人在笔记本上翻了大半个小时,先找到了电芯的金属氢存储方法,然后齐齐倒吸一口凉气。

还在研究c172甲电芯表面其他人连忙凑过来,然后就看到程南开惊恐的眼神。

“电芯内部没有高压容器,至少没有我们理解的高压容器,反而是真空的。”

“什么意思?”

谢廖夫不明所以,不用容器怎么装的了超高压形态的金属氢。

吴云峰组织了一下语言,尽可能用简单的话解释:

“c172甲没有使用传统的高压容器,存放金属氢的容器是真空并悬浮在容器里的,里面有种装置产生了强大的电磁力将所有金属氢牢牢压在一起。

而这个装置的电力来自于金属氢团,它利用自身的超导性质对外产生斥力再转化为电能,并非是传统的化学能电池,随着电量的消耗金属氢团的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