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85章 半个世纪的隐秘

他不是语言学家也不是文学家。

从这以后他就完全放飞自我,用拼音或者英文发送自己对这个怪石的问候、咒骂、期待、哀求,有时候也会输一段音乐旋律,再后来甚至将电视节目转译发送过去。

它要求郭效按它的要求建造一枚火箭并将10公斤载荷送入地球轨道,任务期限是369天。

1977年,“喀斯特”又醒了,还是同样的任务,小团体在过去的十年里做了大量准备,耗尽家资偷偷发射了三枚微型火箭,终于完成了这个任务。

他成功了,几乎是立刻就收到了“喀斯特黑石”发送回来的摩斯电文,而且功率也小了许多。

字面意义上的上课,那是一种更为高效的自动化控制电路,正好对应了几个月前郭效对机器发牢骚时输入的工作难题,工程师的直觉告诉他‘喀斯特’是正确的。

那个时候的他还不理解ai能够通过海量样本强行破解的方式,又不愿意将‘喀斯特黑石’暴露出去,只能藏在地下室里一点点想办法‘喂’给它知识。

自行制造火箭与航天器,将人类宇航员送入太空,期限是1107天。

距离“喀斯特黑石”被发现六年后,它终于通过各种乱七八糟的渠道积累够了充足的学习样本,准确无误地表达了自己的意图。

问候过后它要求通过电视机联系,于是一个六十年但的中年人真正见识到了什么是人工智能。

2002年,‘喀斯特’苏醒再次发布任务,郭效等第一代创始者都已经陆续去世,后继者也难以实现这个梦想,毕竟那时候马斯特碰一鼻子灰的影响也不是假的,但他们开始集中区研究三进制技术。

且不提郭效团队怎么利用这些过于超前的知识,“喀斯特”紧随其后又提出了第二个任务:

1981年,任务失败。

1990年,“喀斯特”再次苏醒,等待三年后再次沉寂,但此时的郭效终于看到了民营航天绽放的一丝丝曙光,在死去之前想办法将侄子郭申推向naca,并开始吸纳新成员,正式命名组织为‘黑石’。

“喀斯特”沉寂了,再也没有对外发出信号,这个时间久到郭效都怀疑那就是一块大石头,自己之前是得了精神病的妄想。

一直到近9年后,准确的说是近109个月后,“喀斯特”再次苏醒,并发布了同样的任务。

但还没等他利用这个天降机会大展身手,“喀斯特”却开始提条件:

摩斯电码的全部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