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55章 新登陆器

能轻松弄出来。

另一个优势是货舱尺寸方方正正效率更高,按照着陆视角来说宇航员也更加适应。

当然最重要的是强大的运载能力,上下行都有近200吨的运载能力,传统登陆器完全不能比,6台又省体积比冲又高氢氧发动机都安装在外部也不挤占飞船内部空间,竖直方向100吨的强大推力也是前所未有的。

佘院士靠近林炬,小声问道:

“xn90有眉目了?”

林炬:“发动机还得等明年,但是飞船的样机应力测试已经差不多搞定了,这个是简化缩小版,因为不需要大气层起飞制造难度和价格都要便宜得多,就当先造两个验证机练手。”

“那xh40多久能造出来?”

“11月吧,发动机和tp-25的气尖部分一样,改改马上就能用,机体也可以抄90的设计,实际上基地现在已经开工了。”

“……”

好家伙,这边还没个结果基地就已经开工建造,新远的效率确实一如既往地高。

这个时候其他委员也讨论地差不多了,但还有一些疑问。

一名一院的专家举起手:

“既然xh-40采用液氢液氧燃料,那如何解决液氢长期保存中挥发以及沸腾的问题呢?

我想它应该是要在轨道长期驻留的,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林炬:“我想各位应该知道航天界的一个概念,零蒸发存储技术。”

委员们点点头,任何使用低温燃料的航天机构都对这种设想很有兴趣。

“那我现在要说的是,新远已经解决了这项技术,首个零蒸发液氢贮罐已经安装在了‘乌兔’空间站的燃料舱段上,并在过去半个月的运行中表现良好。”

“……”

看到委员们难以置信的目光,林炬咳了声继续道:

“我们还没有申请相关专利,但对航发委内部开放定制,这项技术由谢廖夫组织研发,也是在前不久才刚刚成功,希望大家尽量保密。”

佘院士想了想,动力、机体、燃料存储都差不多解决了,还有个比较重要的是控制……新远的智能技术不用怀疑,这么一看xh40意外的成熟?

不过其他人更惊讶的是不声不响冒出来的零蒸发存储技术,这个概念从上世纪一直延伸到现在,很难相信轻易地就被搞成了。

能长期存储液氢可是一项了不起的技术,这两年航天界最火的燃料组合是液氧甲烷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