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1章 民心所向

元帝国现在的处境更烂。在这场比烂的竞赛中,中元帝国输了,所以,我们才得以苟活。”

“可是,这种比烂,只是一时的,长久不了。”

“等到五大帝国中,出现了一位励精图治之辈;那么这个比烂的格局就会被打破。这个格局一旦被打破,灭亡,也不过就是须臾之间的事情了。”

“而能否打破这个格局,关键在于执政者或者执政集团是否有励精图治的心思;同时,还需要百姓的支持。”

陈琦环视一周后说道:“树立‘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是我们作为执政者,主动与民进行了一场和解。”

“或许这场和解,不可能很快的将我们与民之间的隔阂去掉;但是,他一定能让民不再敌视皇室,视视朝廷。”

“再辅之一些惠民的政策,让老百姓在生活中,切切实实的获得到实际利益。那么,民心所向就会偏向我们这一方。”

“等到那个时候,‘以民为本’的理念不仅不会使我们的权威下降,旨意不达。相反,有了民心所向,有了老百姓的支持,任何妄图挑动官民关系,为自己谋利的人,都会被庞大的民心狂潮给彻底碾碎。”

沉默,沉默,还是沉默。

陈琦的话,仿佛是给在场的所有人,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让他们的三观经历了一场特殊的洗礼。

他们没有想到,那些他们看不上的泥腿子,下等人,在陈琦的口中,竟然成为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

这是他们之前看的所有书中,都没有记载的。

没错,在这个小世界里,诸子百家,对‘民’的认知是极其浅薄的。不仅没有出现孟子,墨子那样的以民为重的大能。就连民心这个东西,他们都视之如洪水猛兽,避之唯恐不及。

这也就导致了百家经典中,愚民之学盛行,甚至一度成为了当朝显学。

只不过,后来经过了数次朝代更迭,有一些仁人志士也看出了民心对政权的影响。着书立说,想要为‘民’证‘名’。

只不过,那些仁人志士,在读书人中,占据的比例太少了。而且,他们的名声也没有那么显赫,追随者也不多;所以,造成的影响微乎其微。

加上世家望族和皇室朝廷的刻意封锁,抹除,直接将民本思想扼杀在了萌芽时期。

这才导致了时至今日,满朝文武大员,包括皇帝陈伽罗,都没有将‘民’太过于放在心上。

陈琦看到所有人都在沉默,他也没有出言打扰众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