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6章 老年人的脑回路

的间接帮助,指的是教会你们一些简易的办法,让你们自己拥有一定的生产能力,去生产那些你们此前从未想过、又或者见过的东西。

但无论是生产什么,都必然需要调动诸多人力,所以我才说,得跟你们商量之后,才能知道具体行不行,如果你们不支持,我的想法是无法实现的。”

严夫子听得有些迷糊,迟疑道:“沈公子,能不能说的再明白点?我这上了年纪,很多东西,都不怎么能听得懂。”

沈旭想了想,开口问道:“你们宋家村的地,每亩大概能产多少斤粮食?”

严夫子显然对于这些数据烂熟于心,都不用思考就立刻回答道:“精耕地每亩能产两百多斤粮食,粗耕地不到一百斤,不过这是年景比较好的时候,若是遇到了灾年,有可能颗粒无收。”

沈旭笑着说道:“这可着实有点少,如果你们用我教你们的法子去种地,那粮食的亩产,多了不敢说,在现有的基础上翻个三四倍,应该是没问题的。”

严夫子愣了,他本能的以为自己听错了。

一旁的宋思晴却是立刻激动了起来,惊喜道:“真的吗?三四倍?亩产七八百斤粮食吗?”

沈旭很是肯定的点头道:“不同粮食作物的亩产,是有较大差别的。我看你们村子种的地,主要以麦子为主,既然是麦子,那亩产个七八百斤,是很容易的事情。”

他这确实不是在胡说八道,甚至可以说已经非常保守了。

在农业技术不发达的时代,粮食作物的产量低,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缺少农药化肥,粮种比较劣质、无法抗病抗虫,浇灌技术过于原始,耕作水平很低,等等等等,都会导致粮食的亩产量上不去。

而这些问题,有的受限于时代,确实没办法解决,可有的想要解决却很容易。

只要能解决其中的一部分问题,粮食的产量都会随之得到质的提升!

即便达不到现代农业亩产千斤麦子的水平,估摸着产个七八百斤,还是可以的。

这还是小麦!若是水稻的话,亩产只会更加夸张!

可惜,宋家村所在的这个山谷,虽然水源称得上比较丰富,但要种水稻的话,看着着实是有点勉强……

“旭哥!你需要我们村子给出怎样的支持?请尽管吩咐!我可以保证,只要是你的安排!村子上下所有人,无论哪一个,都绝对不会打马虎眼!你想让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

宋思晴控制住了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