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八十九章 真相

黑夜的风吹醒了郑锦,也吹开了他眼前的迷雾。

虽然只有一夜,他却想了很多。

当早晨韩天睁开眼睛,郑锦已经收拾好了行李,并且手里拿着一张药方。

“韩大哥,谢谢你!”

这一句谢谢,是郑锦对于过去的释然。

韩天看着他眼神里的光,竟有了些许欣慰。

“对,这才是一个大小伙子该有的,记住,向前!”

这张药方是郑锦一早找张妙龄寻来的,张妙龄得知他已经放下了内心的执念,赠了他一本医书。

这本书是张妙龄行医数十载汇聚的医学精华,回往长山县的火车上,郑锦拿着医术看的津津有味,而韩天对坐窗前,脑海里是临行前,张妙龄和他密谈的郑家往事。

此刻,他只觉得郑锦是幸运的,并没有栽到那场往事之中。

当年,郑家作为长山县有名的世代医家,可谓是树敌不少,期间更是进行了中西医长达十年的较量。

1962年,长山县引进了第一批西医力量,也就是如今长山县中心医院的前身——长山西医医院。

系统性专业医院的出现,造成了中医的落败,郑家也因为长山县领导大力发展西医文化,而导致生意惨淡,几经面临关门的危机。

这也是郑锦父亲——郑严之走向歧途的分岔路口。

长山县西医医院的领导也很尊重中医文化,曾多次向郑严之提出愿意在医院内,为他开设中医门诊,聘请他为中医医生,达到中西医结合,互利共赢,完善长山县医疗系统的目的。

长山县领导也曾多次找到郑严之谈话,希望他能同意中西医结合的想法,关闭郑家的中药堂,到西医院坐诊。

可郑严之觉得这是对他的耻辱,家族世代经营的营生怎么能断送在自己手里,所以他选择拒绝。

可他生硬的态度,引起了长山县领导的不满,更引起的西医院的对立。

不久之后,西医院便开设了免费问诊的策略,一度将郑家中药堂压的喘不过气。

长山县领导也几度以行医资格不全为名,打压郑严之,久而久之,郑家原本鼎盛的家业变得萧条,直至最后,欠了几万块钱的债款。

1962年的几万块钱可谓是巨额,郑严之曾以外地出诊为由,多次逃到外地躲避欠款,后来在外地结识了一名药贩子。

通过他的渠道,郑严之得知现在市面上缺少一款名为“墨梅”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