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1章 强硬要求

要缓聘或调整岗位,但我们要相信绝大多数的老师还是能兢兢业业地工作。”

“有时候,工作能力与业务水平不够,可以通过学历进修、参加专业培训来提高。张局长有过学校工作的经历,应该知道这一点。”

“说个不恰当的比喻,如果县委县府对年度考核排名最后三名的县级部门负责人实行缓聘,如果轮到了张局长,你愿意吗?”

“我也知道,县教育局出台这样的考核规定,目的是为了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出发点是好的,但不能突破底线,引发群体恐慌。”

“对于此事如何进行纠正,你们先商讨,但最迟也要在二十天内解决。”

“如果二十天内没有解决好这两个问题,我会提请县委常委会调整县教育局整个领导班子成员。”

“如果由此影响了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引发了群体事件,张局长就引咎辞职吧。我作为分管领导,我会经常盯着这两件事情解决。”

张东兰原先打算先表态糊弄过孙玉萍,毕竟孙玉萍要分管教科文卫很多单位的工作,事务繁忙、日理万机,时间一长,容易忘记。

没有想到这次孙玉萍根本没有给她插话的机会,不仅明确了解决问题的极限时间,也告知了处理不力而需要承担的后果。

张东兰好不容易到达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的位置,当然不想最终落得引咎辞职,那样的话,这么多年来都白白努力和付出了。

毕竟自己还年轻,如果有机会,以后还有可能再进一步晋升。

如果孙玉萍原先只是分管教科文卫的副县长,张东兰还可以进行糊弄,但现在的孙玉萍已经是县委常委,说话份量完全不一样了。

最关键是,自已最大的、最硬的靠山已经被处理。

张东兰一时陷入权衡中。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