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七百二十二章 同行

种人,就得将其架到火上烤。

“桥豆麻袋。”

尾崎没想到来人是东京日日新闻的记者,而且言语还如此的尖锐,心中一跳连忙伸手拦住对方。

接着他爽朗的笑了笑:“冈本君不要着急走,我和与谢野先生是生前故友,来此主要是看望夫人。

若是贵报社的出价合适,我们朝日新闻也愿意退出,只求能让更多的国民知道故者的非凡才华。”

这位显然是个十足的明白人,友情归友情,生意归生意,不肯给别人当抬价的托或者当冤大头。

“哎呀,不可,不可。”

左重不傻,连连摆手:“这怎么可以呢,尾崎君你跟与谢野先生的真挚情谊不是能用金钱衡量的。

好友抱憾逝去,您能帮助他完成未尽的遗愿,此事传出去正是一段佳话啊,或许能够流传世间。

中国古代有伯牙子期、高水流水之典故,二位的感人故事绝不下于他们,实在是让冈本羡慕呐。”

他来这里就是看看情况,又不是真的对与谢野宽写的东西感兴趣,没必要把时间浪费在这上面。

尾崎拧眉:小狐狸。

左重微笑:彼此,彼此。

他们两个在这你推我让,与谢野晶子急了,这样诗集不就砸自己手里了吗,她要一堆纸有屁用。

她略显粗糙的大脸上挤出一副笑脸:“二位记者先生请坐下慢慢说,我为你们倒些之那人的绿茶。”

之那,

是对中国的蔑称,甲午战争之后,长久以来一直把中国尊为上国的日本人在震惊之余大为陶醉。

于是很多日本人喜欢使用这个战胜者对于失败者的轻蔑称谓,甚至连日本政府都以此称呼中国。

这让在沪上待了好几年,很喜欢中国文化的尾崎大为不满,同时看向对方的目光中充满了不解。

自己的朋友与谢野宽是一个和平主义者,这个女人在日露战争中也反对过战争,还写过一首诗。

诗名叫《你不要死》,这首反战诗歌在当时的日本社会掀起了一阵反思,引发了相当大的争议。

有些右翼份子为此将她视为国贼,认为对方侮辱了数万将士的流血牺牲,更有人想要杀掉对方。

他无法理解一个人的观点怎么可以变化得这么快,于是在坐到沙发上后,将这个问题问了出来。

“呵呵,尾崎先生。”

与谢野晶子听完一边倒茶,一边轻轻笑道:“日露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