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05章 前行

当时可有畜牧猎户诛灭农耕种植者?”斐潜说道,“汉太祖三尺斩白蛇,败楚项枭贼子,定鼎汉业,建都长安,可有成规以行之?如今天下弊病呈现,邪欲横行,可有万全之良方?”

“弟子曾观番邦文字,但有一教者,便可强国数十载,然华夏天睐之,竟有百家……”斐潜拱手拜道,“敢问师傅,此为幸也,亦或悲也?若不行此,可有他途?一时之策,焉可用千秋万代,残缺教义,焉可统领千家万户?”

“恒古之物,纵然珍珠宝器,传于当下,已然腐朽如尘土矣。世事变迁,人亦当变,变则通,通则久。大势已然如此,弟子不过顺势而为之……”斐潜朗声说道,“吾辈若不能仗长剑,击百丈,提骏马,腾千里,纵然残喘而活,又与死何异?”

华夏从莽荒走来,一路就是磕磕碰碰的,完全就是一个从蛮荒慢慢到文明的转变,而这样的转变,哪能说是有什么固定的章程?还不是就这样一点点的试探的走了下来,然后一点点的试探着走了下去?

斐潜别的东西没有,但是这些在后世的经验,却或许可以让华夏的人少走一点弯路。

儒家最该死的问题,不是他们抢夺权力,也不是他们霸占朝廷,这个行为是任何一个教派成气候了之后都会做得,所以无可厚非。儒家最大的问题是引经据典,或者说太过于强调经典,这个是最为根本性的错误,也就是和道教的“长生”一样,属于从娘胎里面就带出来的缺憾,难以修正。

为了弥补这样的缺陷,然后发展出了今文经学这样的怪胎,牵强附会的千方百计的解释所谓的“微言大义”,从只言片语当中寻找其行为依据。

儒家的经典,是什么时候的?

大都是上古尧舜到春秋战国时期的……

可是纵然有尧舜之治,但是那个时候,华夏民众也不过百万,所辖之地不过千里,然后硬是要采用那个时候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来作为当下,甚至是后世理政的准则,如何不出问题?

黄老虽然也有不足,但是在理政这一块的放任自由,却给了社会在一定的发展空间,因此但凡用黄老作为治国方针的,社会都能繁荣一段时期,就是这样的原因了。

周王朝崩塌之后,上古贵族的血统论便逐渐消退,到了秦朝的时候,便一钱不值了,一个没有军功的上古贵族,居然要向昔日的黔首行礼跪拜,这让这些贵族如何能忍?

因此当陈胜吴广一声吼的时候,这些上古贵族便拼了老命将秦朝掀下马背,然后一回头却看见一个痞子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