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68章 大明国旗

上下居中,左右靠左的位置是一个黄色的圆圈,圆圈右面紧贴着一个白色的月牙。

圆圈和月牙周围点缀着红色波纹。

“陛下,国旗是什么?”在李邦华,范景文,方岳贡三人眼神的示意下,邱瑜有些不好意思的开口问道。

他头一次听说国旗这个词。

崇祯先是一愣,随后明白过来。

大明朝不但没有国旗,甚至连国旗的概念都没有。

历史上,第一面能称之为国旗的是清末时满清的黄龙旗。

慈禧批准《北洋海军章程》,规定大清国旗为长方形黄龙旗。

其实最早的国旗是商人从西洋带回来的。

明朝自隆庆开关后,海上贸易十分繁荣。

当时的明朝商船发现,西洋那边的商船上都挂着五颜六色的旗帜。

一番打听后才明白,不同的旗帜代表了商船来自不同国家。

大明朝廷没有官方的旗帜,大明商船为了表明身份,纷纷自制国旗。

由于大明国号的明有日月的意思,于是各种不同形状、颜色的日月旗被悬挂在商船上。

不过这些旗帜只在民间商船上流通,没得到朝廷认可。

崇祯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

面对邱瑜的询问,崇祯认真思考后回答道:“国旗...代表如朕亲临!”

在这个封建王朝时代,没办法解释什么是政治特色,什么是历史文化传统。

他们听不懂!

在这个时代,既想赋予国旗政治意义,又想让国旗具有凝聚力,只能用如朕亲临四个字来解释。

果不其然,当崇祯解释完国旗的意思后,四位大臣立刻肃然起敬。

崇祯继续解释道:“这面国旗在,就代表朕在。朕的意志会烙印在国旗上,跟着将士们在前线厮杀。”

“陛下大才!”李邦华躬身施礼。

他是兵部尚书,掌管全国之兵。

当崇祯说出如朕亲临四个字后,李邦华瞬间明白了这面旗帜,带来的精神鼓舞作用有多大。

战场上胜利和失败有时候就差这一面旗!

因为旗在,皇帝在!

范景文跟着施礼,他不但当过兵部尚书,还带兵打过仗。

深谙其中的道理。

邱瑜和方岳贡都是聪明人,很快反应过来,也跟着施礼。

“陛下,这面旗打算交给谁?”李邦华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