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十八 江湖依旧是我们的

上环三角码头附近的“信记南北货店”找张志谦。

张志谦是杜先生的恒社门生,在上海办过三星棉花厂、三友实业社,是在商界吃得开的青帮头目。他跟随杜月笙到港,统合本地洪门堂口,替杜先生和军统结交朋友、击杀敌人,大家在背后唤他“小刀张”,传说他初出道时做买卖,谈判不顺利,桌子踢翻,飞刀掷出,准确射中仇家眉心,百发百中。张志谦现为“信谦堂”当家,信记是大本营,他当然知道孙兴社南爷之名,很客气地接见了他,唤他“南才兄”。

问明陆南才来意后,张志谦脸色大变,二话不说,驱车载他到码头搭小电船渡海前赴柯士甸道的杜公馆。张志谦个子很高大,穿着体面,陆南才跟他一样是西装领带,却仍自觉是个乡巴佬,然而肩并肩站在船边,朝阳直照到两人脸上,陆南才侧脸瞄一眼,竟然发现对方的高挺鼻梁跟自己有七分相似。广东佬通常鼻型较扁塌,皮肤也较粗黑,不像上海人般高挺细白,陆南才算是例外,此刻难免有点自豪,更对张志谦多了一份突然涌来的亲切。

风浪大,小电船被抛得颠簸摇晃,一不提防,张志谦几乎失足跌倒,陆南才连忙拉住他的手臂,张志谦用上海话说:“谢谢侬。”

陆南才道:“弗客气。”

“懂几句上海话?”张志谦问。

陆南才道:“不就那么几句,阿拉唔冇铜钿,侬要知道大小,对,还有,拆那娘个烂逼!”

张志谦哈哈笑道:“够用了,够用了。我懂的广东话恐怕还没你的上海话多!”

两人扶着船头栏杆,电船哒哒哒地朝着尖沙咀方向冲去,像欲割破维多利亚港的肚皮,往最深处看个究竟,杜公馆就在前头,陆南才有冒险的感觉。他问张志谦:“黄浦滩比香港繁荣多了,是吧?”

张志谦凄然道:“都一样,都是乱世,乱世只求生存,还谈什么繁荣不繁荣。”

陆南才忍不住好奇打听“小刀张”名号的来龙去脉,张志谦连连摇头,朗声笑道:“没那么神奇!完全没有!不瞒南才兄,我出道时在社帮忙,大家知道杜先生在飞黄腾达以前曾在市场喊卖水果,刀术出神入化,手里小刀转个两三下已把梨皮削得一干二净,后来他老人家偶尔手痒,兴致来了会即席表演让学生们高兴。我在旁偷师,学了几度板斧,但就只懂得削削水果、切切菜肉,当然确曾在帮会决斗里使过刀、见过血,弟兄们见了却一传十、十传百,以讹传讹,最后竟然把我说成了飞刀杀人王。南才兄,你看我像杀人不见血的角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