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3章 大明重装突骑九

凭借二十多年的种地经验,把侧枝横刃当成刨地的锄头,拼命下啄割拽敌人。

狗屁的技战术!关键时刻,还是咱祖传的刨地大法最管用。面对川流不息的鞑子,一锄头下去,顺带回拉几十厘米,高举再刨下去。

每一次刨击几乎都不会走空:不是给裸奔的战马做个痔疮手术,就是啄到鞑子的皮袄,把他拉拽下来。

这动作既简单又省力,使的还顺手。想当年,老子能一口气锄五亩地,还能跟绣花一样,刨的漂漂亮亮。

小衙内说过,千招会不如一招熟。老子从小就锄地,至少挥过上百万次,就数这一招练得炉火纯青。

戳击费劲不说,还晃的老子头昏眼花。面对来去如风的骑兵,经常还捅不到人。不过卜字戟是个好东西,它就是老子的金箍棒。

按照战前的计划和安排,重装突骑就是现代的特种兵小队,所有人必须依托不同武器相互配合。

棹刀骑兵和牛成虎的兵器势大力沉,承担重伤、甚至毙敌的任务;铁连枷杀伤力有限,专职破坏和骚扰。

小衙内刻意安排在第五位的眉尖刀手、第六位的龙须叉兵非常关键。

他俩按照战前的训练,遇到现在这种突发情况时,利用自己兵器性能均衡的优势,一左一右,分头专心对付一侧及后方的鞑子。因为小衙内最害怕被敌人拦腰斩断。

排在队尾的月刀兵,是心理素质最好的老兵。他现在几乎只用一招,即《武备志》中的“苍龙摆尾式”:高举偃月刀,不停的向左右两侧斜下劈砍。

月刀兵原本也想用十公斤左右的重刀,是小衙内担心他体力不支,才换成六公斤的。最后的苍龙摆尾式,不求杀敌,只为自保。因为十名重装突骑成员,都已经到了体力和精神的极限。

“砰、砰、砰……”,十杆九头鸟相继开火。一百粒大小弹丸,把鞑子后卫部队拦腰斩断,引发一片哀嚎嘶鸣。

几颗大号披铅铁芯的独子弹丸,竟然带着撕扯下的鲜血和肉丝,钻进对面的山体坡崖中。

这是杜老根趁着敌人大逃亡,集中全部手下,把大鸟铳捆绑在战马身上。他们不断的换马奔驰,勉强追赶过来。

尾随十人小队的尤七八等人,追上前面的轻骑兵,让开位置。方便杜老根他们集火侧击,死死咬住月刀兵屁股的鞑子。

小衙内十人专心杀敌,其实根本没意识到,自己的具装重甲,马速根本就不快。

而阿赛台吉和李似虎,先被烂骨火油神炮和投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