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2章 大明重装突骑八

,运腕时的感觉,差别就非常大。

只可惜鞑子马快,通过铁锏传导过来的反作用力,小衙内感觉没有砸实砸透。

他就改成前倾身体,趴伏在马身右侧,仗着铁盔铁甲护体,使用铁锏连续猛击敌人战马的后腿,直到他俩一起前滚翻栽倒。

重新起身的小衙内,左手是长约两米的软鞭,右手是长约97厘米的铁锏;一手软,一手硬;一手长,一手短。双手交替击打左右两边,不同距离的敌人或者战马。

这种“刀里夹鞭”的武艺,是中国传统武术十大拳种之一,戳脚门的独门冷兵器。

不怨现代人看不起传统武术,也不怪网友嘲讽“兵器越怪,死的越快”。

就是很多戳脚门的练习者,在徒步训练“刀里夹鞭”时,都叫苦不迭,几乎没有人能坚持学习下来。

因为这种相当于,在徒步移动的情况下,还要一手画方,另一只手画圆的超高难度,让很多杂技演员都自叹不如。

就连以“高、难、美”为考核标准的,现代竞技武术套路运动,都很难看到它的影子。

平凡普通的老拳师,也是跟着一辈子没养过马、没骑过马的师爷,照葫芦画瓢学过来的,根本不知道它的真实打法或者用法。

还一直误以为刀里夹鞭,是传统武术“演法”中,耍把式卖艺的“花拳”,是祖师爷专门留给徒子徒孙们,最后的谋生技能。

直到小衙内穿越到明朝后,在一次骑马围猎时,突然间醍醐灌顶,才破解自己近四十年的迷惑,原来这是真实靠谱的马战功夫!

只不过现在为了有效破甲,腰刀换成了无坚不摧的铁锏。它俩都是短兵器,很多使用技巧都是相通的,几乎能做到无缝替换。

一个鞑子拿着约1.6米长,仿宋代的全精铁斩马刀,从右后方劈斩下来。小衙内斜向磕打,荡开对方的斩马刀。但铁锏短小,够不到对方。

他左手中的软鞭,借着身体扭转的力量,马上呼啸而至。第一鞭劈头盖脸抽打鞑子的面部,但被他及时用刀柄架挡开。

第二鞭以“x”形,反手鞭打战马脖颈。就在这匹马儿转向右侧奔跑的时候,第三鞭又狠狠击打在它的屁股上。

手持斩马刀,没有抓握马缰绳的鞑子,只能咬牙切齿的,被自己战马带离交战区。

这就是刀里夹鞭,在马战中的优点:攻防兼备、长远兼顾,左右双持互补。

中国历史上,在马战中类似的,双持不同冷兵器的组合,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