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9章 战争经济学

衙内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大明确实没有《野生动物保护法》,可小衙内就是开几个“老鹰养殖场”,也很难保证大规模战役,所需要的海量优质箭羽。

第三就是成本问题。如果对外购买箭矢,以清朝最常见的军用梅针箭为例,每五十支就要白银3.75两。这大约就是一个轻骑兵佩戴两个箭囊,所携带的箭矢总数。

就算小衙内的轻骑兵,两秒钟射出一支箭,最多两分钟,每个战兵就消耗了近四两银子。这些箭矢在混乱不堪的战场上,几乎很难回收再利用。

这还不包括日常训练,所带来的损耗,还有弓体本身的新旧替换。

第四就是战马的饲养训练成本太高。虽然轻骑兵连人带马,披戴的都是轻便软甲,但总重量还是超过三十五公斤;五十支梅针箭至少也有五公斤;每杆震叠铳都在四五公斤左右。综合计算下来,每匹马的总体负重并不算低。

为了这次作战,所有战马,都经过驼马养训队的精心饲喂和严格调教,还与战兵们合练整训过。

现在又经历这场,不要命一样的驰骋驾役,即使战马没有受伤,也要休息养护好一段时间。唐代兵书《太白阴经》中就记载:“马有四百八病,益在调冷热之宜,适牧放之性,常加休息,不可忽视之也。”

对比现代人家里养的宠物猫,就算主人勤俭节约会过日子,每月也要花个百八十元人民币,更何况是战马?

战争打的就是钱粮后勤,小衙内还真不能抠抠搜搜。因为在冷热兵器相交的明末清初,弓箭确确实实又是骑兵,最佳的连射和速射型武器。

除了红夷大炮和大型战舰,弓箭、战马和骑术训练,应该是那个时代最烧钱的军事支出。小衙内只能咬牙死撑,因为一次战败,就有可能身死族灭。

另外,别看英国在1595年就颁布了《废止长弓法令》,其实弓箭与火绳枪,并用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19世纪,欧洲还有少量的弓箭兵。

此时,鞑子的弓箭反击看似密集,但小衙内人员少间距大,实际命中率和伤害不算高。而且敌人还要受到自己右侧山岭上,沿途大明百姓和民兵的持续打击和骚扰。

无定河河谷东侧的另一个山沟沟里,隐藏的两杆九头鸟先后击发。伴随着五六片血色烟雾,鞑子队伍再次大乱。他们顾不上射箭反击了,全都一心一意的趴伏在马脖上,只想快速逃离这片地狱河谷。

他们为了逃命,已经开始换乘身边的备用马。小衙内也轻转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