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9章 穷则穿插

“天降陨石”的远程打击。

动能+势能的鹅卵石,把马儿砸的四处乱跑。恼羞成怒的鞑子首领,组织人马,想回过头来全歼尤世勇。但他一击得手,打了就跑,借助塬、梁、茆的复杂地形,与鞑子兜圈子玩捉迷藏。

鞑子骑着战马,在沟底可以快速行进。尤世勇他们就站在塬梁茆顶部,用天降陨石大法,破坏沟底敌人的骑兵队列。

基本上,两三轮鹅卵石打过去,对方的战马就不受控制的乱跑乱扑腾。

战马多,本来是鞑子的优势,这时候反而变成劣势。因为只要有十几匹马被石子击中,就会惊慌失措,打乱整个进攻序列,让队伍混乱不堪、拥堵不前。

有的马儿多次被鹅卵石打中,就会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再听到天降陨石的声响,即使没被击中,也会乱跳腾,不服从骑手指挥。

同样都是体格健壮的马匹,但真正能训练成战马的,一般不到五成。鞑子的马匹中,就有大量的普通乘用马和挽马。

现代牧民驯马,除了个别几匹自己从小喂养大的马驹,因为长期相处,关系亲密,几乎水到渠成,很容易骑乘驾役。

其他马匹一般在一岁半到两岁左右,才开始人工驯服。这个阶段就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体力和精力。这一步还只是牧民,出于日常生活、工作需要的民用训练。

参考现代军犬、警犬的培养,真正的战马训练,要求更高,投入的物资、时间和人力成本,更是几何倍数的增长。真不是随便找条狗,就能当军犬;随便找匹健壮马,就能当做战马上阵厮杀。

原本并不富裕的鞑子,也没能力把所有马匹,都训练成,能顶着箭雨石块冲锋陷阵的战马,只能用大量牧马充当快速交通工具。

现在,那些普通牧马受惊之后,很难短时间内控制,严重拖累了鞑子的调度、组队和攻击。

确实有少量鞑子的精锐骑兵,可以策马斜行,走“之”字形路线,仰攻黄土岭上面的民兵。

尤世勇的十几个家丁,就用弓箭和标枪,从上往下猛烈回击。同样是对射,占领制高点的家丁,肯定有优势。

民兵选择的塬梁茆至少都有一百多米高,骑马冲刺的鞑子,行进到半山腰处,就因为马匹脱力、地形限制和黄土松软,不得不减速慢行。

较大的马身,就成为活靶子。有些居高临下的民兵,甚至手抛鹅卵石,就能打跑战马。

都是农村的贫苦孩子,家里没钱供他们读书和习武。但不要钱的黄泥巴和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