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章 阵地战

去,却没什么威力了。也就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

进攻的鞑子三两人一组,一般前面人持有盾牌和腰刀,后面的一两个人,随时准备搭弓射箭。

这种安排理论上没毛病,因为黄土梁不大,人多根本展不开队形。

明代戚家军的藤制盾牌,一般都是五斤(约现代三公斤)。鞑子的盾牌,里面是硬木,外面包裹牛皮,份量也不轻。

为了爬上陡峭的黄土梁抵近射箭和冲锋肉搏,他们只能走“之”字形路线,速度还不能快,因为要掩护身后的弓箭兵,还要预防自己滑倒。

孩儿们虽然很疲惫,但接连不断的胜利鼓舞了他们。因为从今天开始,他们的故事将广为流传、他们将一战封神,媒婆也将纷至沓来。

十三条好汉,全部都是内穿棉甲,中间披着轻便的皮甲,外面还有包浆的旧脏皮袄,根本不怕远处射来的,挠痒痒一样的骑弓箭矢。

小衙内为了方便射击,干脆站在梁顶上,手持鸟铳,随机抽取幸运观众。

其他家丁也按照指令,以梁顶最高处的小衙内为中心,围成一个小圆圈。他们不理会鞑子后方支援弓箭手的骚扰,只射击步行攀爬的战兵。

“杜老叔,你下令敲鼓助威吧。”王寡妇看到局势紧张,已经哭了。这是爱情?亲情?友情?同情?还是奸情?她不知道。

但所有的寨内人员都知道,黄土梁上的十三个半大小子,才是他们的顶梁柱。自己冲出去厮杀?还是算了,鞑子的箭术比他们强了不知多少倍。还有那些膘肥体壮的战马,凭借奔跑的高速度,就能将人撞飞几米远。

“不行,保持安静,不能干扰他们。”多年军旅生涯的杜老根,冷血又冷静的看着战况发展。

计划是完美的,但现实是残酷的。鞑子的进攻看起来有板有眼,但实际上破绽百出。

孩儿们的身上都挂有几支轻箭,微微摇摆,其实最多穿透羊皮袄。如果有个别箭矢自下而上,慢悠悠的射向面门,他们就用手中武器拍打掉。

大部分强盗都是胆小和懦弱的,他们躲在后面磨洋工,只有十几个鞑子攀爬速度较快。

没走几步,最前方手持盾牌的家伙,就与后面的弓箭手拉开了距离。

又因为黄土梁的坡,比较陡峭,他们有时候也需要手脚并用,才能前进。这时候有的盾牌,就会放下几秒钟,他们的身体躯干就暴露出来了。

小衙内抓住时机,用合机铳、三长铳、轩辕铳,打掉几个贪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