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章 报复

小太陡,站不了几个人,感觉上去没意义。

按照常理,平虏寨这样约十二三米高的小兵寨,最多驻扎一百二十个兵丁,算上家属、避难百姓,撑死一千多人。

现在是特殊时期,里面能打的不会超过四十人。方圆一二十里,就剩这一个有油水的钉子户了,必须拔掉它。

如果打下来,就可以以此为休整基地,实现蛙跳战术,换个新地方劫掠,还方便存放赃物。现在这个靠崖式窑洞,既不方便进出,又不安全,应该挪挪窝了。

至于明军出城埋伏他们,鞑子们觉得不应该。就十几个偷鸡摸狗的胆小鬼,连守卫兵寨都不够用,怎么有胆量出来野战?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杜老根一看就明白了小衙内的意图,安排人手悬挂上防箭的软壁毛毡,同时让寨内的婆娘小孩大声哭泣,故意示弱。

鞑子听到对面哭声震天,就推进到约四百米处。两百人的队伍分成三拨:五十人轻弓快马射箭骚扰,并高喊劝降;约一百人拿着箩筐、破被子、破棉袄去装黄土;剩下五十人,或抱或背,装好黄土的各种容器,去填城根。目的是堆出一个两三米宽的坡道,方便冲击、攀爬垛口。

杜老根安排堡内几个弓箭手,不紧不慢的瞄准射击;其他男人,全部手持长矛或者猎叉,架在城墙垛口处,防备突然袭击;他则拿着戚继光年代的鸟铳和三眼铳,瞄准射击,他的儿子负责装弹。

小衙内安排两人趴在斜梁上,观察汇报战况。剩下的家丁要么抓紧时间闭目养神,要么吃干粮,啃冰块当水喝。因为羊皮袄和棉甲管够,中午的小太阳也很给力,竟然感觉不太冷。

这两天的战斗,他发现包浆的老旧脏羊皮袄,防御力还行,至少流矢不容易射穿。就嘱咐孩儿们,一会战斗打响前,每人都再套个脏皮袄。

“爹,小衙内为什么不打啊?”杜老根的儿子杜小根不理解。

“他在消耗鞑子的体力。他们没有吃中午饭,正好借此机会吃饱喝足、养精蓄锐。”杜老根经验丰富,一眼就看穿了小衙内的心思。

“爹,小衙内能不能打败鞑子?我怕。”

“闭嘴!扰乱军心,军法从事。”咸鱼杜老根好像恢复到了军旅状态。

平虏寨确实乱成一锅粥了,每个人都人心惶惶。他本人更是一个头两个大。因为常年酗酒,杜老根患上严重的酒精中毒症,拿铳的双手抖的厉害,必须抿一口烧酒,才能稳定一会。

他的眼睛也不行了,瞄着瞄着眼前就出现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