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章 武侯治蜀 蜀汉之亡

诸葛亮去世二十九年后,蜀亡。

亡国的直接原因当然是曹魏的攻击。然而恐怕就连魏军都没有想到,他们八月出兵洛阳,十月就杀到了成都的大门口雒县。一直被蒙在鼓里的刘禅如梦方醒,情急之下准备逃往东吴。

光禄大夫谯周(谯读如桥)却主张投降。[16]

谯周在御前会议上发表了长篇大论。如果把他的发言设想为对话,不难看出其思路之清晰、逻辑之严密——

<blockquote>

古往今来,有寄人篱下还可以再当天子的吗?

没有。

我们皇上到了东吴也只能称臣,是不是?

是。

同样是称臣,为什么不挑大国,要挑小的呢?

无语。

再请问:政治斗争的规律,是大国吞并小国,还是小国吞并大国?

当然是大国吞并小国。

这么说,魏国吞并吴国,是一定的了?

应该是。

吴国既然不能吞并魏国,那就只能投降。到时候,我们是不是得跟着吴国再投降一次?

恐怕是。

那么,受两次耻辱,比只受一次好吗?[17]

</blockquote>

刘禅君臣也没话说。他们只剩下一个问题:曹魏会接受我们的投降吗?

谯周则表示敢打包票。他说,现在东吴尚未臣服,曹魏肯定受降,也必须受降,还得给我们礼遇。如果不封土赐爵给陛下,我谯周愿前往京师据理力争。

于是刘禅开门投降,曹魏方面果然客客气气。刘禅被封为安乐县公,食邑万户,谯周也被封为列侯。当然,他在历史上少不了要背上“卖国”的罪名。

那么,谯周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要当“卖国贼”?

因为痛恨蜀汉政权。

博古通今的谯周,其实是个安贫乐道的读书人。他身材高大又其貌不扬,心直口快又不修边幅。所以,第一次见到他的人都会笑,就连诸葛亮都忍不住。[18]

谯周却是诸葛亮的铁杆粉丝。诸葛亮病逝五丈原,第一个跑到前线奔丧的就是他。而且,由于刘禅随即就下达了禁令,得以从成都前去拜祭吊唁的也只有他。

但,谯周虽然敬重诸葛亮,政治立场却是反对蜀汉政权的。持同样立场的还有广汉人彭羕(读如样)、蜀郡人张裕、梓潼涪县人杜微、巴西阆中人周舒、蜀郡成都人杜琼,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