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282.第282章 臣举荐一人

打开来,一眼便从字体上看出这是大臣王鸿绪的密奏,谈及江浙等地百姓开展了夺粮斗争。

奏疏中云:江浙去年旱灾,蒙皇上蠲田租,发仓谷,截漕米,又全蠲四十七年地丁钱粮。但是,今年因米价稍贵,穷民未免艰难;又因近年官法废弛,不轨之徒在内煽惑,遂有市井“奸民”但是率饥民吵闹官府,打抢富家,一呼而集遂致数百人,官府一时无法。近日督抚俱在浙江审事,江宁省下崇官米不得法,遂致“奸民”聚众抢夺米铺三四十家,其余江、浙各府州县此类事件也屡有发生。至于各府州县村镇“奸民”聚众,以米贵为名抄抢富家者更是不可胜数,而官府对此竟不过问,这是变乱发生的重要原因。

且在奏疏中还建议,待今年收成过后,民情安定之时,再访拿惩治各府州县带头闹事者,以警众安民,只有这样做,才能使百姓害怕国家法律的惩治,消灭将来有可能发生的变乱。

査瑜看完之后,起身恭恭敬敬地将奏折还回,脑中却一时间想了很多。

这王鸿绪王大人,是皇上十分亲信的臣子。但凡他呈上来的奏折上,只写“密奏。臣王鸿绪谨奏”字样,不写官衔,所有公式套语完全不用。因他在京城做官,对财经事务比较感兴趣,又长期做工部尚书和户部尚书,所密奏的大都是北京官员的情况,以及关于钱粮、马政、铸钱、盐政等财政经济事务。

査瑜心知,皇上派遣亲信探听消息,起初所派的都是大臣,人数极为有限,并一再叮嘱不可让人知道。在给王鸿绪的亲笔上谕中说:“京中地可闻之事,卿密书奏折,与请安封内奏闻,不可令人知道。倘有泄漏,甚有关系,小心,小心。”

王鸿绪大人受到皇帝委托,保证绝对不敢泄漏。在密折中说:“臣一介竖儒,历蒙圣恩简擢,毫无尺寸报效,愧悚无地。兹于十三日卯刻入直内廷,恭接御批并封内密谕,其时蔡查二臣未曾到。臣虔开默诵,不胜感激惶悚之至。伏念臣至愚昧,何足此数,乃仰荷天恩,破格密加委任,惟有竭尽犬马,力矢忠诚,以仰报圣恩于万一。至蒙恩谕谆诲,虑臣稍露风声,关系甚大,臣益感而欲泣,永永时刻凛遵,三缄其口,虽亲如父子兄弟,亦决不相告,自当慎之又慎,以仰副天心委任之至意也。自后京中可闻之事,臣随时于恭请圣安帖内缮写小折,密达御览。缘系特奉密旨事宜,理合奏复。谨奉。”

王大人的忠心自不必说,想来所奏江浙等地百姓开展了夺粮斗争之事,也确有其事!那么……皇上急急将他召回的原因,也就不言而喻,定是为了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