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7章 履冰

后问道,“恩师,接下来学生该怎么做?”

商辂道,“接下来什么都不必做,且看汪直自己应对罢了。”

徐泰有些疑惑,“恩师,学生不明白。既然我们要让汪直离开京城,为何不帮他一把?”这样也更有把握,否则万一汪直那边有什么纰漏,岂不枉费了这许多心思?

同样的问题,阿佑也在问九焰。

此事正是他和九焰一手主导。只是因为并无可用之人,才设法联系上了商辂,让他从旁推波助澜。

这些安排正是九焰告诉他,而后由他转达商辂的,所以阿佑十分清楚,也生出了相同的疑惑。

九焰看着他笑道,“汪直素性多疑、骄矜傲慢,可是我们不能否认,他是个聪明人!我们稍稍推波助澜,他或许察觉不到,但若是做得多了,就可能留下破绽。若是汪直察觉到我们的目的,你觉得他会怎么做?”

如果知道有人想让他离开京师,汪直就绝不会再走。

阿佑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有些事情点到即止,效果反而比费尽力气要更好。

……

成化十四年三月,建州女真来犯。消息传到朝中时已是四月,军情紧急,不容有失,朝廷当即调兵遣将,陈师于辽东边境,与女真对峙。

然而这监军的人选,却一时难以定下。

汪直如徐泰所言,动用关系,将资历足够前往辽东的人都动了手脚,再加上他自己在皇帝面前素得重用,原本万无一失。

谁曾想,先是大学士万安出言阻拦,罗列种种理由,慷慨陈词,使皇帝左右为难,之后司礼监掌印太监怀恩亦反对他前往辽东,事情变陷入僵局。

这时徐泰又给汪直出了个主意,让他上书请求皇帝开设武举,如进士例,设乡试,会试,殿试,为朝廷简拔人才,以应付各处忧患。

这个建议得到了朱见深的大力赞赏,毕竟朝廷看似承平已久,但自土木堡之变以来,实则处处危机暗伏,就算是皇帝,亦未能高枕无忧。

于是,成化十四年六月,皇帝终于下旨,令汪直前往辽东,处置边务,并赐下旨意,汪直在辽东可便宜行事。

对于这件事,最高兴的人应该就是万贵妃了。杨嫔这一年来虽然慢慢站稳脚跟,到底不比她在这宫中经营了几十年。

何况杨嫔年轻新宠,总是有些猖狂有余,稳重不足,许多事情不免留下把柄。之前有汪直帮衬,倒是无虞,可是现在汪直远在辽东,难以插手,万贵妃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