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06章 令人头疼的家事

一位是原大唐水部员外郎张文瓘,是李敬业朝我推荐之后,我向李叔叔申请要过来的人才。张文瓘通过明经科考试,被补作并州参军,步入了仕途。当时,李绩大叔为并州长史之时,他协助李绩大叔料理军政要务,无不得心应手。李绩叔多次向家人夸赞这位张文瓘为当代的管仲、萧何,说他有名相之才,并对他以深厚的礼遇相待。

因为他的兄长张文琮是户部侍郎。因按照当时的制度兄弟不许并居台阁,所以他只能调离了开来,原本说也是要把他放到地方去当县令,吏部的官文都已经发出去了,李敬业他们那帮纨绔之友听说了咱这儿缺人之后,就推荐了这位,我一听说是李绩大叔如此看重的人材,自然是不会放过,立即通过李治想办法,李叔叔果然很是痛快,亲自见了这位有才华的官吏,他也很满意,所以也就将其送到了咱们这儿。

而另一位副县丞不是别人,乃是李业诩的好友魏真宰,这人本是宋州宋城人,为太学生,志气倜傥,很有些志气,总希望自己是凭真本事作官,而不是靠走门路当官,所以一直混得很不如意,后跟随有名的盩厔人江融学习“古今用兵成败之事”,完成了学业之后就前来科考,总算是考取了,可问题是那脾性让有些人看不太起,总觉得他是持才傲物之人,所以在长安也是混了两三年了,而跟李业诩相识已久。据李业诩之言,此人绝对是位相当了不起的人物,文武双全的智囊型人物,所以把他也给请了过来。

得,由得他们,反正在使用他们之前。我们内部先召开了一次闭门会议。后堂的大门紧闭,气氛显得相当的严肃,咱是故意的,毕竟为了能让他们替我分担一些压力,同时也该让他们多明白一些事情。另外,希望他们能尽心尽力的把他们的经验和知识传授给这些新来的人员,为以后大唐的税制和官吏制度改良作出应有的贡献。

“陛下找到了这么多人材,让我等量材施用,是为我大唐培养更多更好的能吏,还请诸位同僚与本官一齐努力,办好这件大事。”我坐在主位上,向他们说明了情况,当然。我自然不会傻到就明说他们今后要去干嘛,不过,我还是隐隐地提及了一些,也算是给他们一个努力的目标。

“这渭南,不过是我大唐的第一个税制和官吏改革试点。日后,若是咱们这儿能做出了大成绩,有了大贡献,自然,会在我大唐进行扩大推广面,到最后,甚至是全国施行。这其中,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但是,走出了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

我扫了一些在场的诸位之后,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