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43章

,不过不能着急,一开始办学估计就要综合一下,从识字入门到掌握一定知识毕业。

毕业的标准他还没想好,不过不会制定太高,背完律法能够断案就直接出师。

他办学虽然说是想要能潜心研究科学技术的人才,但也要跟主流走,真正对这方面感兴趣的可以留下来进入另外一个研究类学院,想要升官发财的那就让他们去参加科考。

在当下这个环境会潜心研究的人可能不会多,但只要能有那么一两个人才留下来就是好的。

菟裘鸠也不贪心,夏郡这个地方人口本来就不是很多,大部分还都是匈奴人,剩下就是驻扎在这里防止匈奴人反扑的士兵。

想到这些士兵,菟裘鸠忽然意识到或许可以在这些人身上做文章。

这些士兵是常年驻扎在这里的,算是夏郡人口之内,这些人有老有少,完全可以看看有没有可以选出来的人才。

倒不是他不想用匈奴人,主要是匈奴人跟他们的文化三观都不一致,除非小孩子从小培养,否则一时半会很难用上。

最妙的是菟裘鸠还是郡尉,只要做好分内之事,他在军队内部想要怎么折腾都没关系。

不过这件事情还是要跟嬴政申请一下。

除此之外,别的郡县倒是可以大胆一点,从县一级别开始设置县学,然后升到郡学,郡学毕业之后可以直接参加科举也可以继续进入国学。

所谓的国学跟唐朝时期的国子监差不多,甚至就连设置的学科都差不多。

唐朝的确是一个兼容并包的朝代,跟后世只注重文章策论之类的不同,唐朝时期的国子监有好几个专业,其中算学和经学比正统的文学还要受欢迎。

菟裘鸠也给设置了这些科目,而国学毕业的可以聘任地方小官吏也可以参加科举。

顺便他还给划分了一下,国学毕业就入朝的,必须从基层官吏做起,而通过科举出身的,前几年现在六部轮值,如果每年都考核通过,那就外放成为县令。

整个晋升系统都被他写的差不多了,当然关于举荐方面他是一个字都没沾。

有了科举之后举荐的作用就是为了优待天龙人,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没有人撼动得了那么庞大的一个利益集团,别说菟裘鸠不行,就连嬴政也不会想要这么做。

而举荐上来的人怎么安排那就是皇帝的事情,这事儿他可就不管了。

菟裘鸠洋洋洒洒写完之后看了一眼就让人迅速送到嬴政手上。

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