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14章 后人评

第九节

泰平二十八年的秋天,夏世宗祝棫终于等来?了他苦盼已久的儿子。

皇长子祝灥的出?生,似乎破除了世宗内心深处的阴影,然而,笼罩在京城的阴霾却并?未散去。

按照《夏实录》的说法,世宗祈雨得雨,更得龙子,似乎是罕见的祥瑞之兆,甚至皇子也因?此名为灥,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夏史·五行?志》记载,二十八年,顺天府地?动。

虽然没有?正?史记录,说皇储的出?生与地?动有?关,但我们依旧可以从文人笔记中窥得一隅。

王辞,字厚文,曾官至礼部尚书,入内阁。他在泰平二十八年致仕,很奇怪,作为阁老?,皇帝居然直接批准了他的辞职报告,没有?任何挽留,一般情况下,这种只可能发生在臣子犯下大过错的时候。

但同年,王旈成为中书舍人,他在三十岁时高中进士,入朝为官,显然王家并?未受到牵连。

奇怪的还不止如此。

王辞的文集《焚檀思忆》中就写到,他致仕后?去密云县访友,结果遇见地?震,百姓死伤甚重,哭嚎遍野,令人闻之心酸。

注意这一段,“秋麦未收,穗落田野,人皆哭嚎,相顾茫然”,非常明显是在秋天,而根据记载,皇长子也是出?生在秋天。

或许,作为礼部尚书,王辞的致仕与此脱不了关系。

同样伴随着迷雾的还有?齐王之死,《夏史》对齐王祝棐的说法是病重而亡,可《夏宫杂忆》里?却有?这么一句话“逆王不逊,幸诛,皇嗣得以无恙”。

先说说《夏宫杂忆》,这是一名叫梁寄书的太监写的,他在夏宫里?生活了六十多年,见证三朝更迭,是十足十的宫廷老?人。

他的回忆和记述于研究夏史的人而言极有?参考性。老?太监写这部回忆录的时候已经?很老?,有?的事当年不能说,他写的时候却没什么顾忌。

回到文本,逆王是谁?是丰王吗,时间对不上,那个时间段死的只有?齐王。

为什么老?太监会称呼他为“逆王”呢?这可不是个中性词,倾向很明显,对方肯定做了大逆不道的事。

诛又是谁诛的?世宗皇帝本人吗?他为什么杀害了兄弟以后?,还要粉饰太平,说是病死的呢,难道是为了二十几年没见面?的兄弟情?

……

然而,齐王的杀心,其实只是祝灥人生中的第一次危机。

接下来?,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