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卷十二 大战前奏 第八十三章 无法指望

省全境多山,平均海拔在刃刀米左右,是名副其实的西亚屋脊。在这种地形下作战,对任何地面部队来说都是灾难。伊朗战争期间。美军没有从土耳其杀入伊朗境内,取捷径攻打德黑兰,就是因为这边的地形过于复杂、基础设施极端落后,不利于大兵团作战。由此可见,西阿塞拜疆省的基础建设落后。多半也是伊朗当局有意为之。

从地理环境上看。土耳其的凡省与伊朗的西阿塞拜疆省的平均海拔高度基本相当,而土耳其的哈卡里省与舍尔纳克省的海拔高度要比伊拉克的代胡克省高的多。也就是说,土军从哈卡里省向代胡克省进攻时要容易得多。因为在出世纪年代初的海湾战争之后,伊拉克就积贫积弱,根本不是土耳其的对手,土耳其也多次出兵进入伊拉克境内,打击库尔德工人党游击队,从而非常重视哈卡里省与舍尔纳克省的军事基础建设。

针对这些情况。裴承毅才把擅长山地作战的第一战斗单位派往伊朗。

同样的道理。裴承毅把同样擅长在复杂环境下独立作战的第十战斗单位派往伊拉克北部地区,准备策应第一战斗单位。

作为前线指挥官,袁晨皓非常清楚裴承毅的战略意图。

虽然从一开始,裴承毅就明确了重点,中东战争的主战场不在扎格罗斯山区,特别是在战争初期,没有理由在北面投入太多的兵力,决定胜负的是戈兰高地方向上的战斗,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即南面战斗失利的时候,才会在北线大做文章。但是袁晨皓绝对不是个简单的军人,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与裴承毅非常相似,特别是担任南亚战区司令官之后,袁晨皓的很多表现都让人想起了当年的裴承毅。在袁晨皓众多引人瞩目的才华中,其超出普通军人应有的政治头脑最为重要。

事实上,裴承毅也非常清楚这一点,知道袁晨皓是一个有城府的将军。

换句话说,裴承毅看到的问题,袁晨皓也看得清清楚楚。

不管共和国当局在库尔德人问题上表现得多么积极主动,有点头脑的人都知道,共和国与美国在中东角力,重点不是维护四万库尔德人的人权,而是如何解决数百万犹太人与数千万阿拉伯人之间的矛盾。中东问题迟早会以巴以战争的方式爆发出来,共和国要想在中东战争中取胜,就得彻底打垮以色列。母庸置疑,这是一个暂时还无法达到的目的,也是一个没有可能实现的

只要袁晨皓认识到这一点。他就不会对这场战争抱太大的希望。本站新地址已更改为:慨除心,删敬请登陆阅读!

或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