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九十二章 东线战争转折点

,为我们提供港口。如此一来,唯一的办法就是调整战役计划,在孟加拉国西面建立一道阻挡印军进入孟加拉国的屏障,并且在印度东部地区投入更多的作战部队,尽快歼灭孟加拉国周边地区的印军

“弃这种可能吗?”

项铤辉长出口气,说道:“非常难打手 希望很渺茫。主要问题还是后勤保障不到位,即便我们动员所有的空运力量,也最多支持三个军持续作战。在只能投入三个军的情况下,至少需要两斤,月才能完成作战行动。”

“这就是关键,印度骑虎难下,我们也骑虎难下。”

项铤辉看了王元庆一眼,灭掉了烟头。

“只不过,裴承毅已经找到了解决办法

“什么意思?”项铤辉伞起第二根香烟,没有急着点上。

“知道我为什么要让裴承毅去指挥这场战争吗?”

项铤辉愣了一下,没有马上反应过来。

“可以说,裴承毅是我见过的最有才华的军人,而且是能力最均衡的军人。在战术层面上。他的指挥能力不亚于任何一位前线指挥官。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位非常难得的、具有战略眼光、全局意识非常强烈的军人王元庆点上了第二根香烟,说道,“与以往的战争相比,这场战争的规模更大,特别是地面战争。从制订战争计划打手 开始,裴承毅就考虑到了整个战争进程。如果我没记错,当时很多人反对在东线开打,连你都认为应该首先在西线发起进攻,以攻占新德里为首要目标。裴承毅为什么坚持在东线开打,而不是首先攻打新德里?原因很简单,战争不会在我们占领新德里之后结束。过于注重新德里的价值,只会使我军在战争后期遭遇更多的麻烦。先在东线莫定基础,拉开架势,才能让后期战争行动更加顺畅,以最小的代价赢得全面胜利。”

项铤辉点了点头,这一点他非常清楚。

“在东线开打的问题很多,就算我不是军人,也能看出一二。”王元庆停下来抽了两口烟,说道,“从战争打响的那一刻开始,裴承毅就在尽量为我军在东线战场上的作战行动创造有利条件。不管是在西线诱敌,还是在东线示弱,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尽快取得胜利。站在这个角度上看,我认为裴承毅早就料到了现在的局面,并且及时调整了刀军的战术。把印军西部军团向北赶,不是偶然结果,而是必然结果。”

“元首,你的意思是,”

“裴承毅早就计划好了一切,需要的只是我的授权。”

项铤辉微微皱了下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