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百二十五章 智氏之亡

智氏,荀氏别族,自初代荀首开始,到智瑶,共历七代,出过三位晋国正卿。

可自第二代智罃开始,智朔、智盈都早早去世,智氏的力量不仅没有得到发展,反而面临着失去卿位的危险。

等到第五代智跞成为宗主,智氏的情况犹不容乐观,在中行氏、晋顷公的庇佑下,智跞艰难维持着智氏。

而随着晋国公室的持续衰弱、内部的矛盾激发,诸侯内乱不止、开始背叛晋国,智氏的实力不断增强。智跞也一步步地成为了晋国正卿。

磨难会造就出一个人非凡的才能,可同样的,会塑造出他异于常人的性格。

晋阳之乱,范氏、中行氏败亡,智氏得来了空前的发展机会,可智跞却又为智氏招惹了一个敌人,赵氏。

等到智瑶成为智氏宗主,担任晋国正卿,智氏的实力已经一跃成为晋国最强。

而到了此时,智氏面临的问题便成为了,在强大的实力之下,智氏之主以及智氏族人如何保持往日的风气,不骄奢淫逸、不糜烂腐朽?

要求一个人总是容易的,哪怕是贫穷时自强、困苦时坚毅、成就时自谦、风光时低调、衰败时不屈、绝境时泰然。

古今千载,亿万万生民,虽不知其数,必当有之,得其一二,可称豪杰,有之三四,不下圣贤,人无完人,必有至善。

然而,当一个人变成一伙人、一堆人、一群人,乃至宗族、家国,期望少数人的良善依然不会有错,哪怕如此会付出不小的代价。而对于群体的考虑,在普遍性的意义上,认识到恶的倾向要远比寻找善的存在更重要。

随着群体数量的增多,所谓道德的力量无限衰减,这种由内而发却因人而异的力量,若是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放在文明的国度里,就像那刀剑、枪炮,既是吓人,又能够害人。而宣之于众的说教,就像是天上雨水,或许会在大地上滋长出茁壮的生命,可那奔走的鸟兽,只要抖一抖身子,就能抖落满身的雨水。

天下生民,乃至万物生灵,所求者不过苟活,立吾血肉之身,存吾数口之家。

苟活者但求饱腹,既已饱腹,则求于财货,财货有足,则贪于土地家室,私欲满溢而犹不能止,谋权势而图尊荣。

权势者,贪享尊荣,本不可得而欲之、本将有之而失之、本不欲得之而有之,必有乱也,此宫室之乱;富有土地家室之辈,贪于权势,以财货博名,以田地役民,上取不法,下敛民财,但有不顺之事,以其不法而取不义,乱上而又害民,必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