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7章 弹劾

嫁娶不须啼

怀愫

裴观那道弹劾奏疏, 经由左右谏司,呈至御前。

自景元帝将御史台与左右谏司分成两个部门,御史监察百官, 左右谏司广收谏言。

招谏、伸冤、建言、献策, 皆可通过左右谏司呈报。

裴观那道奏疏,既是建言也是伸冤。

这些谏自也经过左右谏司官员的挑选, 才能真正呈上御案, 每日多则有十好几封谏言呈在红漆盒中呈到御案前。

左右谏司初立, 许多下层官员还未反应过来。

待景元帝从谏言中挑出几封大加赞赏, 又升那些低阶官员的官职之后,下层官员这才闻风而动, 明白这一条升官的捷径。

左右谏司门前的谏言箱日日都是满的,官员们只得点灯续昼来查阅谏书。

景元帝当初设立左右谏司,要的便是这个效果,但其中若有夸大其词, 为谋升官胡乱递上谏言书被查实的, 一律夺职下狱。

景元帝下朝之后,每日案上总有十几封谏书,他这些日子旧疾复发,靠在榻上, 让严墉读给他听。

严墉拆开一封, 匆匆一扫,顿住了。

景元帝背靠软枕,面前药炉点着草药香,半晌都等听不见声音, 他眯起眼:“怎么?写了什么?”

一看严墉的神情, 他伸手:“拿来朕瞧瞧。”

看见裴字, 景元帝眉梢微抬,裴如棠死了,裴家子弟都在丁忧,这个裴观倒还能想着写谏言书。

扫了两眼,他知道严墉为何噤声了,这个裴观,竟然弹劾宋述礼。

宋述礼当了三朝国子监祭酒,如今诸生守官称职者,多出自他的门下。

他竟然会为了当年的同窗弹劾宋述礼?

严墉忽然低声道:“仿佛……太、祖皇帝时,便曾有人参过宋祭酒,当时便参他体罚生员至死,还有克扣师生膳食。”

“哦?”景元帝略一思索,想了起来。

宋述礼深受太、祖皇帝重用,当时国朝初立,刚设立国子监。

开国之初,太、祖皇帝便在国子监中立了两场石碑,石碑上刻的就是宋述礼呈上的学规二十八条。

凡国子监学生,必得守礼守规。

宋述礼治学虽严,但颇有成果,其后科举取士,国子监监生力压各地书院的学生,榜上有名者,十有七八都是国子监学生。

景元帝又看了眼裴观的奏疏,“哼”一声笑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