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61章 江南重工的新成果

,最快更新工业中华 !

用厚积薄发来描述江南重工,毫无疑问是非常合适的,这座屹立黄浦江边已经超过45年的中国第一代重型工厂,虽然最初仅仅是洋务运动的产物,虽然在最初的0年发展中,充斥了中国式工业模式的各种误区,但是,这里确确实实培养出了中国第一代工业人才,也正是基于技术的积累,这次,江南重工拿出了一款让秦铠也意外的火炮产品。『頂『『『,

工业化,绝对不是拍脑袋的设计能够一蹴而就,这一,秦铠一路走来,有着比这时代任何人都要深刻的认识,从0倍径54主炮开始,马尾火炮厂用了整整15年将口径提高了两英寸,又用了接下来15年这一几乎堪称繁盛产业新时代的黄金时期,才将舰炮口径再次提升了15英寸,即便是火炮倍径的提高,每一次提升,也都意味着重大的技术进步。

年初在四大重工铺下龙骨的晋级战列舰,也不得不充分考虑主炮的瓶颈问题,最终舍弃采用马尾重工正在攻关的15寸主炮,也正是担心新型主炮届时无法通过验收,毕竟,战舰的船体结构,以如今四大重工的水准以及国内丰富的产业工人资源,尤其是国内军工产业一贯的高效决策体系,估计最快在明年年初就能进入舾装阶段。

但是,短短一年、或者是两年的时间里,寄希望于提供15寸主炮的可能性是在是微乎其微,与其到时候被迫选择缩水主炮,设计师们情愿在已有技术上挖掘潜力。所以才清一色选择了已经技术成熟的15寸主炮。毕竟。即便口径不加大,如果主炮的倍径能够获得突破,炮弹的威力同样会获得充分的提升。

对于中工体系下的火炮研发,秦铠其实早已经将一整套包括套筒、炮管应力调整、炮管镶嵌塔在内的技术都应用到马尾火炮厂的早期建设中,而江南重工系的火炮研发是在建国后由马尾重工进行援建的,自然也就继承了一系列来自马尾的火炮技术。

但是,科学和工程是有着很大区别的两个东西,原理性的东西。以如今四大重工以及各大院校0多年间培养的大批人才,要吃透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到了工程学上的产品,却要从科学转变为工程品,却有着太多太多需要慢慢摸索的工程学问题。

就如江南重工系的火炮工厂,在之前的进15年间,江南重工所属的火炮工厂,主要承担的是陆海军各型火炮的生产,但在火炮技术上的成果,却善乏可陈。不过,就在马尾重工和马尾实验室全力进行15寸大口径火炮的技术攻关时。江南重工的火炮研究所终于拿出了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