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百七十六章 临危受命

,最快更新历史天空下 !

ri军第10集团军于11月6ri占领金山,准备与上海派遣军达成合围之势。

眼看着ri军包围圈即将形成,犹豫不决的蒋委员长这才如梦初醒,被迫于11月8ri下令全线撤退,但是,早已经乱成一团,没有按照撤退顺序撤退,几乎是乱哄哄地争相逃命,数十万将士挤在几条狭窄的公路上,遭受着ri军空军疯狂的轰炸,士兵死伤惨重,大撤退最终演变成大溃逃,付出了惨痛代价。

数十万成建制完整撤回去的的队伍几乎没有,有的部队撤离淞沪战场之后集结的人数不足一半,不是战死在战场上,就是在溃逃中失散了。于是,一些队伍只好就近收编散兵游卒来补充队伍,往往一支队伍里竟然来自许多队伍的士兵,如果是平时这样的掺沙子再加上长期的训练磨合有可能增强战斗力,但是短时间内这样做却是严重削弱了队伍的战斗力。

这次溃不成军的大撤退也为南京保卫战的失利也埋下祸根,在不久的南京保卫战开时,从淞沪战场上撤下来的数十万大军仅仅聚集了十多万人,而且这十多万人还大都是拼揍起来的乌合之众,无法统一作战,一个个惊魂未定根本不堪一击,再加上指挥官的无能,以至于南京仅仅守了数天之后就被ri军攻破了。

当然这是后话。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淞沪撤退时不出现那么大的伤亡和,在南京保卫战能够让ri军打得像淞沪会战一样辛苦,ri军侵华战争有可能不会打八年之久,历史很有可能会重新改写。

ri军于11月9ri占淞江逼近上海市区,邓铭文从前敌总指挥变成了断后总指挥,指挥着淞沪军原来的两个师的残部担负阻敌任务。这个任务是他主动争取来,此举相比起那些保存实力争相逃命的高级将领们邓铭文的无畏无私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蒋委员长得到这个消息之后连声道:“疾风知劲草国乱显忠臣,铭文真是好样的,临危受命,虎胆英雄,不愧是我最优秀的学生啊。”

军事委员会那些在邓铭文就任淞沪卫戍司令时以资历尚浅的理由反对过,就是邓铭文取得对ri之战的第一场大捷也心存质疑的人这时也生出了敬意,连那位还没有投敌的汪副总裁也发出了“中流砥柱,党国柱石”的赞叹。

一片废墟上,身着戎装的邓铭文正慷慨激昂地给官兵们讲话:“弟兄们。ri本鬼子没有那么可怕,上一次已经让他们吃了大亏,这一次还让他们讨不了好,一定会给他们留下一次终身难忘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