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六百章 巡海密使

,最快更新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

而对于里德,他当然是基于他自己的知识去质疑首尾无防护的设计思路,但他过于激烈的言辞,也招致了人们对他挑起这场争论的居心的怀疑。他一直回避与其他船舶设计专业人士面对面打交道,在他们面前时一般都避免谈论海军部的军舰设计政策。但在舆论界或者不明就里的听众面前,却是极尽豪言壮语、滔滔不绝,以至有时会讲出一些不合逻辑或者不合实际的过头话。后人对他的评价是,在离开海军部、不再主导英国主力舰设计之后,他一直在公众场合炫耀他的声望和他对各种军舰设计的评论,以此希望有朝一日重新为海军部所接纳。因此,也难怪对他的这份心思多少有所洞察的巴纳贝对此耿耿于怀。

这场论战多少与十年前那场关于“船长”的争论相似。但幸运的是,不同之处在于,这次论战没有象上次那样被提升到成为政治党派之间的争斗,而导致最后达成一个错误的决定。同时,这次论战的可取之处在于,尽管也搀杂了一些推测与臆想,但双方基本上都是基于事实去争论。另外,海军部本身对“不屈”号的设计方案经过严格的论证,证明她是安全和符合要求的,没有象设计“船长”号时那样含糊回避问题。

从这时起,集中防御、首尾无防护的这种设计方式从此成为英国战列舰的设计潮流。在9073年6月。巴纳贝在向休斯顿?斯图尔特描述“不屈”号时,是设想她将服役于欧洲周边水域,可以在英吉利海峡、地中海和波罗的海遂行战斗任务即可。所以。在这种任务背景下,军舰应该具备快速性而可以适当忽略续航力,也就是主要动力来源是蒸汽机。他表示,象“玛纳卡”号和“英仙座”号这样的配备风帆的军舰,在长途航行中确实可以借助风力达到省煤的目的,但如果撤去风帆,相同排水量的条件下。节省下来的重量可以令装甲增厚50,而且可以节省一半的舰员。

但海军部给他的反建议。却是适当降低战斗力以便提高远航性能。海军部的想法是,该舰应该适合在欧洲以外海域使用,由此对舰体设计提出了12条要求,包括“在燃煤低装载量的状况下可以通过苏伊士运河”;“限制最大舰宽和吃水。以便将来军舰可以使用现有位于朴次茅斯、查塔姆、马耳他甚至孟买的船坞”。由于军舰要航行于全球,因此海军部觉得,在这种任务背景下,应该配备风帆。此外,由于该舰需要执行远洋任务,估计不能按时入坞刮底,因此还建议在舰底包覆铜壳,以延缓黏附性海洋生物的黏着增生。

归根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