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克钦邦,我来了!(上)

,这一定是句场面话。现实的情况是,向一贯具有大缅族主义的缅甸政府投降,只可能是因武力上的差距,而不是来自仰光的民族向心力。

在金三角,如果说缅甸政府是名义上的共主,佤邦或许才是那个真正意义上的带头大哥。

对政府军来说,派出大军在华夏和缅甸边境打一场现代战争,乃是一种充满忌讳又万分艰难的行动,需要做一番难以想像的外交铺垫和战争组织,在两国都有着大量佤族的地域条件下,尤其如此。

更为不利的是,在佤联军的特点中,贪生怕死、轻易放弃并不显著。作为东南亚最强大的非政府武装,稍微有些许理智和常识的人都明白,小规模局部战争是收拾不下佤联军这支大象的。

拥有3万人的武装,要枪有枪,要炮有炮的佤邦,虽然对外声言绝不谋求独立、决不放弃谈判,但如果要说谁有实力真正实现民族独立,所有人都会投佤邦一票。

最新的故事是,一直被怀疑却从未承认拥有导弹的佤邦高层,曾经回击一位言行强硬的缅甸军官,“你今天睡着了,明天不一定能看到金三角的太阳。”

那位军官的住所位于距离佤邦百公里外的缅控区,佤邦拥有导弹,显而易见。

因为佤邦的存在,各支金三角武装都懂得借力打力,捆绑销售的道理。

例如:克钦独立军每次公开喊话都会提及佤邦,即便是无暇他顾,有心无力,kia的发言人也仍会信誓旦旦的反复承诺:“如果佤邦遭到攻击,我们一定……”

在2009年果敢行将沦陷之前,即便是自己贴钱造枪造炮,老谋深算的“果敢王”彭家声也严格要求兵工厂生产的武器都要印上“佤邦制造”的字样。

2009年8月底,果敢特区的沦陷,当缅军敢死队冲过来时,果敢同盟军与佤邦的旗帜呆在一起,当然也只有旗帜。

去年年底的短暂交火,虽然仅仅两个月的时间,但战事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已经显现,由于联合国粮食计画署被迫撤出了佤邦,这令得大量孩子无法得到每月22斤大米的助学补助,佤邦的辍学率如爆炸式的增长。

在缅甸人看来,能否顺利解决金三角等一系列问题,将是民族兴亡、国家发展所系的头等大事。

对于这样的一个目标,没有华夏国这样的邻国的配合是不可能完成的。

当民族武装吃着华夏国的大米时,缅甸政府军也同样手执著华夏国制造的武器。

≈x534e;≈x590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