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章 自有大儒为我辩经

威望一落千丈,百姓们苦于战乱,十室九空这瞬间就能理解郑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了。

这小老头想让诸侯们听皇帝的话,放下手里的武器,不要再杀人,不要再打仗,不要想着争夺权力了。

这么一想,甚至会觉得有些心酸。

而王肃本身是一个大臣,甚至是极有权力的大臣,因此,他的学问就更偏向了实际性,不具备太多的理想化因素。

他的学问是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的。

前期的王肃,主张“重信用”,“轻徭役”,“安百姓”,“慎刑罚”等等。

中期的王肃,主张“轻徭役”,“安百姓”。

后期的王肃,主张“倡节俭”。

再往后他就死了。

他的各类主张是一直在根据世事变化而变化着的,至于到底因为什么变化,嗯,大家心里有数。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王肃的主张还是有些根据的,是按着当时治国的需要而进行的。

他发现了风气不对,认为要重信用,虽然他的亲家洛水放屁,他发现刑罚太重,认为不能动不动诛三族,虽然他亲家就是个诛三族的行家,他认为士人们太奢侈了,认为要节俭,虽然他儿子就是后来王石斗富中的主角之一

此刻的王肃,跟孔晁谈论起了经学。

显然,王肃的主张又一次发生了变化。

王肃认真的说道:“过去的圣人就曾发现了事情演变的规律,故而早早的留下了文书。”

“啊???”

孔晁一愣,您又要来这一套??

王肃最著名的行为,不是他反对郑玄,而是他特别喜欢伪造先圣的书籍。

在这一点上,他应该给荀顗他们缴专利费。

荀子就是个喜欢用古人的壳编故事来说自己的想法的大师,他的几个弟子完美的继承了他的性格,各个都是编故事大王。

王肃同样如此,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通过圣人的嘴来说自己的道理。

这办法,王肃已经用了好几次了,故而,当他再次说起有圣人的书籍时,孔晁觉得很是茫然。

不过,这不影响孔晁对王肃的敬仰,这圣人的学说不是你想要编造就能编出来的,这东西需要一点点的能力,这样才有人相信,不然就是要被戳脊梁骨啦!

王肃拿起了笔,沉思了起来。

他在脑海里思索着皇帝上位之后的诸多政策,然后缓缓写下几个主张。

“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