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4章 不能出错

题目的时候,前来参考的崔洪脸上出现了似有似无的笑容。

崔洪是崔赞的儿子。

他在农科的考试题目里,发现了大量的农时问题,询问不同的时日应该重视什么而他一眼就看出,这些农业题来自于《四民月令》。

因此,崔洪下笔如有神。

别的不说,反正这個科目上,他是不能出错的。

他要是回答不上这个,回家怕不是要被父亲给打死。

只因为这四民月令的作者崔寔,是崔洪的高祖。

这就跟荀寓这样的人参加经学科,然后在荀子的问题上写错了答案一样,这是完全不能容忍的。

很多人说起大族,总是会觉得他们传承了百年,或者数百年,实际上,真正顶尖的大族传承千年。

他们的起源都是从春秋战国时就开始了,再不济也是在前汉时期

而最后的律法,这就算是公平的多,毕竟这东西是大家都能接触到的,各地都会进行普法,这是底层官吏的重要政绩之一。

哪怕是庶民出身的士人,想要接触律法也不是那么的困难。

这次的考核仅仅用了一天的时日。

考核结束的时候,县衙当即封了试卷,随即开始送往河南尹府进行审查。

正在太极殿内的曹髦,也得知了这件事。

羊琇站在曹髦的身边,禀告着今日的监考经过。

“大族子弟们对此很是怠慢一直都有些抗拒,倒也有几个比较积极的,那些寒门子弟们倒是很积极,只是他们的发挥应当是不好的,结束的时候,他们的脸色难看,没有如释重负的感觉。”

曹髦轻轻点着头。

这第一次的科举,含金量可能不是很高。

当下的科举的目的就是为了补充地方小吏,换句话来说,这是在召县级的“行政编”,故而考生水平不是很高,曹髦也能理解。

能通过的不能说都是大族,起码也得是家境富裕,父祖担任官爵的寒门,真正庶民出身的应当是在少数。

不过问题都不大,只要各地都有储备的人才可以用就好。

曹髦笑着说道:“这洛阳令果然没有辜负朕的厚望,此人尚且年轻,再磨砺几年,就可以外放担任郡守了。”

羊琇点着头,说道:“陛下,今日的考核是同时进行的,天下各地的县试应当都是结束了。”

“等到郡里审批之后,就能取出其中合格的人来。”

“至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