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09章 征募结合

现实是这个进程被打断了,由于党争,旧党当政之后削弱了保甲制度,也不再让保甲向征兵军队转变。这就是宋朝人经常说的,募兵衰,保甲亦衰。到了徽宗当政,甚至把缺额封桩的钱用来享受和摆排场,而不再用于保甲的组织和训练。靖康之变,金军兵临城下,京城禁军实际人数只剩三四万人,而且全为老弱。这种情形本来就是阙额封桩下的必然,是制度本就如此。

回望历史,不得不感叹人类总是不停地自己作死。新旧党争,每一党上台的时候都说要革除前弊,实际的情况是弊端没有革除,而把有用的革掉了。真正的弊端,反而被保存了下来。不如此做,怎么能让人知道对立党派的不足呢?想做真正对国家有用的事,偏偏没有那个本事,那只能摆出坏处来,让围观的人知道下台的为什么是坏人。

徐平的历史知识一般,而且他学的课本上,也并没有详细讲解王安石变法针对军制改革的内容。仅仅讲一个将兵法,在他现在看来,连治标不治本都算不上。但徐平却清楚地知道,现在的军制之下,是打不了大仗的。防守都嫌吃力,想打出去是想也不要想。

一句兵制不得不改,一句征募结合,让殿里突然平静了下来。

这不是徐平第一次提现在兵制存在的问题了,而且每提一次,就更加尖锐,说到的问题和措施也更加具体。然而天下和平已经数十年了,改兵制,谁有那个勇气?

沉默许久,赵祯才道:“兵制关系到国家之本,急切间哪里容得随便去改?而且,征募结合,则现在的近百万禁军和厢军,就必然要退掉许多人。这些退掉的人,如何保证他们的衣食?他们一生在军中,别无长技,没了衣食——”

说到这里,赵祯看了看殿中的众位大臣,无奈地摇头苦笑:“这不是驱兵为匪吗?”

徐平上前,捧笏高声道:“陛下,臣现在提出此事,正是想到了这些人的去路!如果不是有退路给从军里裁汰下来的人,臣如何敢提此事?”

李迪沉声道:“哪里去?徐平,现在说的可不是三五百人,也不是三五千人!一旦禁军和厢军要改成征募两用,则不裁汰三十五万人是不行的。三五十万兵员,再加上他的妻儿老小,就有百万之众啊!百万之众,大宋虽然大,也经不起这样折腾啊!”

徐平道:“相公,若是前几年,确实是无处安排这些人。但现在,却是不一样了。下官当年在邕州,兴办蔗糖务,数年时间,前前后后从福建路招募了二三十万人。现在三司之下有蔗糖务,还有营田务,还有各种各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