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6章 李迪的转变

学上学通古今,他自己是经学大家,怎么会离经叛道?”

说完,不等徐平答话,李迪叹了口气:“这些日子,我也把你这一年在京西路的新政理了一下,觉得也只有李觏,才能把这一切说通。据说自你在邕州任通判,李觏便就千里迢迢过去相随,也不知道是他影响了你的施政呢,还是你的施政影响了李觏的想法。不管怎样说,你施政卓有成效,李觏在经学上也讲得通,所以现在你要立什么万世法,才可行。”

徐平心中千回百转,实在有些摸不准李迪的意思。去年自己要行新政,李迪是强烈反对的,甚至要求在自己治下的孟州不行新法。今天晚上到现在听来听去,却又处处都在夸奖新政,与去年的态度完全相反,也不知道他的心里到底是怎么想。

虽然对李参说李迪的作用远不能跟京西路官员的齐心比,在内心里,徐平还是希望有这么一位元老重臣站在自己一边的。京西路的官员,除了李迪、张耆和陈尧佐,地位最高的就是自己,说话的分量还是远远不够的。

张耆别说是不会支持徐平,就是支持也没有用,他纯粹是靠着与真宗皇帝和刘太后的私交爬上高位,不管能力还是人望都一无可取,现在说话完全没有用处。至于陈尧佐,徐平知道他跟吕夷简关系非浅,不敢奢望会支持自己。能够争取的,只有李迪了。

喝了两杯酒,徐平终于定下决心,对李迪道:“相公,实不相瞒,刚才我正与李通判谈起今年孟州的考较来。去年相公决定在孟州不行新政,真正按道理讲,今年的钱粮并没有亏欠,不过由于绢价下跌,折成钱的话,孟州可能就不如去年了。我为京西路漕宪,主管本路钱粮,考评最重的是一个公字。绢价下跌是意外,非州县主官所能预料,也非一州一县所能够平抑的,孟州与去年相比并没有亏了公课。但是,与本路其他州县比起来,孟州和襄州则远远不如。所以,今年考评,孟州与襄州估计落在最后一等!”

李迪淡淡地道:“漕司本是行台,你这样做理所应当,本该如此。”

“落在最后一等,只怕相公的面上有些难看。襄州张太尉是武人,虽然不行新政是他定的,钱粮却考较不到他的身上去。只有孟州这里,相公只怕难辞其咎!”

李迪看着徐平,过了好一会,突然大笑:“你们两个在驿馆里半夜饮酒,就是为了想办法不落老夫的面子?老夫为官,出入内外数十年,什么事情没有遇到过?还会因为考评落在人后想不开?你们啊,我不是中进士刚出仕的时候了,这些事情怎么会放在心上!事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