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94章 立场

。如王尧臣现在守父丧,韩琦、赵諴和吴育等人都离了馆阁任实职,惟有徐平因为升待制又参与进来。而等第低一些的,典型如文彦博刚刚由知县升通判,包拯还在家里尽孝,离进馆阁还差着几年。当然这也与他们的际遇有关,那一届进士以文学知名的不多,当官恰巧遇到元老重臣的也少。

天圣二年的进士最多,如宋祁、郑戬、尹洙、曾公亮、叶清臣和高若讷等人。天圣八年的次之,高第的王拱辰、刘沆和蔡襄,以及有特殊际遇的欧阳修几个人。这几年馆阁人员的分布,在历史上因为庆历新政影响了他们的仕宦经历,天圣五年的进士恰巧躲过党争,在朝堂上迅速崛起。

当然如今已经不同,只是让徐平没有同年支撑,显得孤单了些。

张先在那里安排着歌妓的歌舞,徐平和范仲淹起身,带着众人到了水边。

每人随手拿起一枝准务好的钓竿,上了鱼饵,随手甩进金明池里,便转身看歌舞。

“春去几时还。问桃李无言。燕子归栖风紧,梨雪乱西园。

犹有月婵娟。似人人、难近如天。愿教清影长相见,更乞取长圆。”

《相思儿令》曲调有些凄婉,配着这唱词,如泣如诉。眼前的金明池笼罩在一片烟雨之中,仿如梦幻,不知不觉竟觉得有一轮弯月挂在头上。

张先工慢词,其文采自是不必说,尤其是写男女情意,极其传神。

徐平轻轻抹了一把脸上雾气积聚而气的水滴,看了看身边的范仲淹,转过身去,眺望一望无际的金明池。

诗庄词媚,好的词人又大多都写情情爱爱的,这个年月词人的地位不高。就不说别的,张先怎么也是天圣八年的正榜进士,又在西京幕府与欧阳修等人结交多年,这次回京却只是守选,没捞上馆阁名额,还不如进士落第的梅尧臣。

也正因为如此,徐平就是记得后世诗词,也不会在这种场合显摆。对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完全没用不说,还一不小心就会惹上文字官司。

张先的这首《相思儿令》,徐平一听完就想起前世背过的苏轼的《水调歌头》,其中“起舞弄清影”几句,任谁两首词听过都会觉得从张先词里化出来。

很多流传后世的诗词文章其实都有别人的影子,文人写的时候并不忌讳,甚至还会成为美谈。但前提是自己心知肚明,也绝不隐瞒,颇有点致敬的意思。只是流传后世,随着原作的失传,后人就难以明白其中究竟了。

看着眼前景色,徐平还想起范仲淹流传后世的《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