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一节 血海中的江户城

东征之后,明帝国在日本一共拥有十多处据点与军事基地,而这其中,以马关与江户最为重要,这是扼制日寇西军扩张的军事要塞。而这其中,又以江户的政治军事经济意义最为重要,江户不仅仅是明军的军事要塞,控制关东平原的据点,同时也是明帝国商人通商的主要口岸,更是获取关东平原资源的主要出海口。另外,这里也是江户王的领地,是明帝国在日本进行影子统治的政治中心。

从这一点上来说,江户的重要性远超过了马关。日寇叛军并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只是在战争初期,叛军的主要任务是夺取京都,并且击溃明军部署在京都地区的第一军。随后,西军开始全力向西进攻,扩大后方阵地,并且努力将明军赶出本州岛,让明军失去在本州岛西部的立足点。只不过,明军在马关以及同萌关的顽强防御,最终让日寇叛军的计划破灭。最后,叛军不得不放弃了攻占马关的计划,开始集中兵力攻打江户,准备拔除这座孤城,让明军失去在本州岛东部的立足点。

显然,这种摇摆不定的战略方针最终帮了明军的大忙。战争初期,如果日寇集中兵力攻打江户的话,恐怕江户就已经沦陷了。与马关相比,江户在地理条件方面,几乎不具备有防御价值。如果日寇叛军在明军做好防御准备之前,就集中兵力进攻江户的话,就算胡沱是公认了的帝国第一守将,他也不可能在兵力严重不足,且防御阵地没有部署好的情况之下守住江户。

正是日寇在战争初期将重点放到了西部,认为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打下马关,然后再返身进攻江户,所以让胡沱赢得了宝贵的战争准备时间。在日寇重点进攻马关的一个多月时间里,胡沱指挥驻扎江户的第八军的步兵师加强了江户城的防御,在城外修筑了纵深达到了十五里的防区,并且设置了数个防御据点。同时,他获得了帝国运输船队的一次补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运送过来的一批地雷,这让明军的防御阵地更为坚固。随后,他指挥第五军的骑兵部队四处出击,打击日寇的后勤通道,并且接应附近城市的明军撤回江户,加强了江户的防御力量。

正是这一个多月的准备,胡沱让江户这座原本不具备多少防御价值的城市成为了一座坚不可摧的城市,同时也让他成就了帝国第一守将的威名。当日寇进攻马关受挫,同萌关久攻不下,最终放弃了西进的计划,调集部队全力攻打江户的时候,胡沱已经率领近三万明军官兵,以及临时武装起来的数万民兵严阵以待。

可以说,围绕着江户城展开的为时近两个月的攻防战,是日本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