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节 条条大路通京城

可以说,在十九世纪,电报,铁路,以及蒸汽船出现之前,通信与交通问题成为了限制各个国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最为重要的问题。在当时,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建立合理的,而且完善的道路交通系统,并且尽一切可能的完善海上航线,建造航行速度更快的帆船,以此来满足通信与交通的需要。

信息传递所导致的问题是非常明显的。当时,从杨天奉所在的西亚地区送一条消息回到帝国京城,就算送信人员一直不停,并且在每个驿站都换人换马,那么也至少需要十五日的时间,才能将信送回,来去就是一个月的时间。这还算好的了,在顾成林的远征军中,因为只能走海路,要想把消息送回帝国,就算选择最好的航线与路线,并且用最快的帆船,那么,从阿克拉港到狮城,所需要航行的时间为六个月,而从狮城上岸之后,走陆路,由中南半岛的驿站系统将信送到京城,也至少需要十三天的时间,也就是说,来回一趟,至少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而且,这还得赶上合适的季节才行!

毫无疑问的,通信问题其实是限制帝国快速扩张的主要原因,同样的,也正是因为在通信方面受到的限制,所以皇帝不得不下放权力,让领军作战的将领,海外总督等获得更大的权力,以此维持帝国的海外领地系统,以及让帝国军队能够更有效的作战。当然,在有杨天奉,顾成林这些将领的时候,这个问题还不严重,毕竟这两人的能力都是超群的,而且对皇帝也忠心耿耿。不过,这毕竟是个问题,而且是个严重的问题。不过,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唯一有效的办法,就只是建设更好的道路交通系统,建造更好的快速帆船,尽量缩短通信用的时间。

当然,交通方面的问题也是非常严重的。当时,帝国远征军的兵力补充,物资运送等方面主要是依靠海运。海运比陆运的优势非常明显,比如,一艘大型商船(运输船)装载的货物超过了两万石,如果这要用马车来运送的话,至少需要装上一千辆马车,这就需要一千匹马,以及一千名马夫,还有押送的军队,需要动用的人力在两千左右,而一艘大型商船需要的船员只在一百人左右,甚至五十人都足以控制船只航行了。而一支船队的商船可以达到数十艘,甚至上百艘,而一支地面运送部队的规模却很少超过三千两马车。也就是说,一支船队的运送能力是一支马队的数十倍以上。显然,海运在运输能力方面的优势是无与伦比的。不过,海运却有一个非常巨大的缺点,那就是时间!

在风帆时代,船只要借用风力,就不可能随心所欲的航行,对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