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九节 勇猛第三军

在皇帝离开了古里之后,卫平与胡沱两人立即商议决定,第八军主守,第三军主攻,虽然没有骑兵部队的配合,不过两人仍然有信心在即将开始的反击战役中,将古里城外的十万敌军全部给消灭掉。当然,要达到这一目的的基本前提是,两军都得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也就在十日之后,运输船队将一大批作战物资送到了古里,这其中包括了第八军最为需要的地雷,以及第三军需要的大批弹药。

完成了战役准备之后,胡沱立即按照战役部署,将第八军的一个步兵师与两个炮兵团留在了古里,继续负责古里的防御工作,而他自己则率领另外两个步兵师,以及两个炮兵团,从古里出发,沿着海岸线一路北上,一直到了北面三十多里处的一个小渔村的时候,这才转变方向,开始向东部前进,随后就在高韦利河上游西岸部署防线,并且沿着河岸线修建了防御阵地,防止敌人渡河逃跑。不过,此时正是汛期,河水很湍急,在没有渡河条件的情况下,要想涉水渡河是非常危险的。

胡沱率领的这两个步兵师只花了不到两日的时间就完成了阵地的部署与设施工作,而此时,卫平指挥的第三军已经在前线与敌人打起来了。

与任何一支骑兵部队的进攻都不一样,第三军这样的步兵军在进攻中,最强大的办法就是平行推进,严守步兵战线,并且将火炮部署在步兵战线后方不远的地方,随时可以为前线的步兵提供支持。因此,进攻作战的核心其实仍然是炮兵,在很大的程度上,炮兵火力的强度直接决定了进攻的强度。往往,都是炮兵首先撕开敌人的防线,随后步兵挺进,扩大缺口,并且占领敌人的阵地,重新稳固防线,挡住敌人的反扑,等到炮兵跟上来之后,再次展开进攻,推进战线。

对卫平来说,这样的进攻战术几乎没有任何的难度可言。在明帝国众多步兵军团中,第三军的实力是最强的。从第一次北伐时在开平城外痛歼瓦剌骑兵,到朝鲜保卫战,到后来的东征时,第三军在马关迎击织田信长的大军。这些战斗,第三军都获得了胜利,而且其顽强的战斗作风也随同卫平本人的名声而传开了。另外,从编制上来看,第三军的规模也是明帝国军队中所有军一级部队里最庞大的。

按照正常编制,步兵军一般下辖三个步兵师,一个军直属炮兵团,侦察营,卫生营,后勤营等,总兵力在三万三千人到三万五千人之间。第三军除了上面这些编制内部队之外,还多了一个军直属炮兵团,一个步兵团,并且将两个直属炮兵团与步兵团编为了军直属炮兵旅,这样一来,第三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