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54章 高粱乌米

晚上就算有人跟着他值夜换班让他睡觉,他也是一宿一宿不睡,睁着眼睛看着麦场里的一切。

幸亏沈玉英和陆常山雇了不少人,没有几天就收完了,要不两个人真怕老头熬坏了。

收好的粮食前面留了一些,剩下都放进了后面庇护所,实际上被沈玉英放进了空间。

仓库钥匙钥匙只有沈玉英有,其他人都不会打开,自然也不会发现。

收了麦子,沈玉英就和陆银凤,领着几个小的,洗麦晒麦磨面粉,做包子,饺子,蒸馒头。

听说晚上要包饺子,冬生,杨柳几个小的忙到飞起,他们以前在家,家里麦收的时候,也能吃一顿饱饭,可是最多也就是吃顿麦饭,或者蒸几个馒头,饺子这么金贵的东西,只有好年景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一回。

葫芦口里是这样,湾里其他人家也是这样,包括种地最少的徐老蔫家,家里徐大丫挣钱,家里婆娘和其他几个孩子,这几个月,采药卖药也换了不少银子。

这些银子够日常花用,够盖好房子添置家什,地里种出来的粮食,去了地租和粮税,都留下自家吃,怎么都能吃上一顿好的。

所以虽然忙碌,虽然累,但是每个人脸上,都喜气洋洋的。

忙完了麦收,山上除了草药,也到了采山货的季节,湾里的人和村里的人,更忙了。

人们感受着收获的喜悦,同时也伴随着危机。

这几天正是高粱抽穗的时候,沈玉英今天一早没上山,而是和陆常山背着一个布袋子,进高粱地打高粱乌米。

高粱乌米,是丝轴黑粉菌,感染了高粱形成的,这种菌感染了玉米,也会形成玉米乌米。

丝轴黑粉菌,是一种植物病原真菌,也是一种药用菌。

而且营养十分丰富,不但富含蛋白质,脂肪淀粉和矿物质,还有很多种微量元素。

和那个昂贵的某国料理,黑松露属于同一种东西。

就是这样一种好东西,却被某些地域黑,给埋汰完了。

沈玉英还记得,前世有一个测评博主,专门测试过东北高粱乌米,假模假式的测评,又贵了,又有毒了!

当时把沈玉英气的不行,那外国的黑松露,一勺好几百块钱不贵,自己国家的好东西,五十八好几十个,包邮还觉得贵的不行。

不过评论区里的东北人,也没有惯着他,那个博主可能不知道,高粱乌米对于东北人意味着什么。

尤其是她这个年纪的,那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