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2章 打麻织布

现在是农历五月初,也就是前世的阳历六月上旬,沈玉英扦插的第二批,地瓜苗也已经扎根,开始生长。

那些放养的柞蚕也已经快要吐丝成茧。

这一批春蚕有巧果儿,冬生,杨柳和小翠儿他们,帮着沈玉英照顾,过程出乎意料的顺利。

没有低温,没有病害,这坡上坡下都住着人,连鸟都不怎么来祸害人。

所以沈玉英这一茬的春蚕收获颇丰。

尝到了甜头,沈玉英已经开始准备第二茬秋蚕了。

这回不止她们自己要养,湾里的其他几家都要养,其他人养蚕可不是为了吃,而是为了蚕丝。

因为程奶奶和周婆子,居然用沈玉英给她们的蚕茧,缫出了蚕丝。

沈玉英并不奇怪柞蚕蚕茧能缫丝,反而没想到的是,程奶奶和周婆子有这手艺。

一问之下才知道,程奶奶和周婆子不但会缫丝,还会染色织布,在家乡十里八乡都是有名的,两个人年轻时候就是同村姐妹,嫁人之后还是一个村。

后来程家程文父母相继过世,留下几个孩子还小,周婆子一家照顾程家。

再后来遭遇叛军,周家父子惨遭不幸,儿媳妇也跟着去了,程文程武反过来,开始照顾她们婆孙,两家就这样互相扶持着走到今天。

程奶奶和周婆子,和沈玉英平静说起往事,其中细情让人心酸又感动。

不过三个人这份感动,很快都被柞蚕蚕茧能缫出来丝这事儿,给冲的烟消云散。

实在是这个朝代的丝织品太过珍贵,珍贵程度甚至可以,当成金银和货币使用。

其实何止是这个朝代这样,沈玉英记的她前世古代亦是如此。

货币里的那个“币”字,还有那句财帛动人心里的,“帛”字,指的都是丝织品。

别的不说,就说丝绸之路,为什么被称为丝绸之路,就是因为那个时候,在那里达成的贸易,丝绸比货币更通用,也更保值。

因为有的小国随时面临着灭国,货币随时会贬值甚至作废,但是丝绸永远不会贬值。

对于柞蚕蚕丝,沈玉英自然也有所了解,她空间里可是有好几件蚕丝被,都是柞蚕丝的!

原来的世界,人工放养柞蚕是从清朝中期开始,那个时候人们养柞蚕,可不是为了吃蚕蛹,神仙,大虫子和雄蚕蛾。

而是为了缫丝。

清朝中期胶东,辽东地区开始放养柞蚕,同时这些地区也产生了多个,以缫丝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