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224 窑顶裂缝

汤雪梅放下电话,抬头看了眼头顶的裂缝,无奈的叹了口气,一瘸一拐的走到炕边,费力的躺了上去。

外面阴沉的厉害,窑洞里光线更差,昏暗的看不清里面的状况。

依稀可见正中的地上放着一根粗壮的树干,树干顶着一块宽大的木板,恰巧盖在了窑顶的裂缝上。

这是儿子薛晓利临时想出的办法,他担心裂缝越来越大导致拱形结构解体,窑洞最终塌陷下来。

汤雪梅却丝毫不怕,这孔窑她住了几十年,边边角角藏满了时光的记忆。

她的出生、成长、结婚、生子都在这孔老窑里,即便窑洞塌了将她埋在里面,她也不觉得有丝毫不妥。

生于黄土,葬于黄土,这是农村人的信仰。

况且到她这个年纪,对生活已没希望,活着就是吃饭睡觉,不如躺下安眠,还能少下不少的粮食。

薛晓利总是驳斥母亲的这种思想,不论儿子如何劝说,汤雪梅这种想法从未改变。

正当她躺在炕上打盹时,窑外传来一阵凌乱的脚步声,紧接着竹帘从外掀开,刘老头满身泥块的走了进来。

汤雪梅赶忙坐起身子下炕欢迎道:“刘大哥,你咋来啦。你看外面下这么打的雨,坡上都是泥,你有事情打个电话嘛。”

刘老头呵呵一笑,抬眼看了下立在地上的那根树干:“妹子,你听我句劝,这两天别在这屋住了,我那房子空出好几间呢,你先去我那里凑合两天,等雨停了,等窑修好了,再回来不行吗?”

这几日他坐立不安,每隔一段时间都要爬上泥坡前来查看情况,生怕一个不留神就再也看不到汤雪梅了。

按说这种样式的老窑洞,住上几代人是绝对没问题的。得益于黄土的独特构造,即便受尽风吹雨淋依旧坚不可摧。

若不是某个电信公司在窑顶上插得那根信号杆,汤雪梅这孔窑也不会平白无故的列出一道缝来。

刘老头走到裂缝前细细查看,头顶的裂缝隐隐有扩大的趋势,雨水顺着信号杆的坑洞渗了下来,即便黄土在吸水,也耐不住连续几天的大雨天气啊。

刘老头开口道:“大妹子,天气预报说这雨还有一段时间呢,你看看裂缝,越来越大了,要是再这样下去,总有一天会塌的!”

汤雪梅笑道:“没事儿,塌不了的。再说塌了就塌了,那也是咱的命!阎王要我三更走,不会留我到五更。”

她利落的端上茶叶壶闷上一壶茶:“来来来,刘大哥,快坐下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