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6章 吃饭没蒜,滋味减半

江南的雨愈下愈大。

朱元璋对朱怀说:“走吧。”

朱怀依依不舍地回首看向身后的军营,回应朱元璋:“好!”

“伞我来打。”

朱怀接过朱元璋手中的伞,略带羞赧地说:“刚才太过投入,还让您老替我撑伞。”

朱元璋洒脱地摆了摆手:“没什么。”

远方,蓝玉紧盯着那一老一少的背影,脸上洋溢着无法掩饰的激奋之情,他以近乎嘶哑的声音高喊:“兄弟们,为了大明江山,出征!”

祖孙俩回到宅邸时,天色已颇晚。

朱元璋豪放地说:“今天咱不回去了,就在这儿歇息。”

朱怀欣然答应:“好,我这就让马三宝做几样家常菜。”

待朱怀跑出去后,朱元璋则背着手缓步走向前院门口。

锦衣卫指挥使蒋瓛适时地出现在朱元璋面前。

“去找陈洪取几份奏折过来,今晚咱在这儿批阅。”

蒋瓛点头领命离去。

应天府的大雨依旧倾泻不止,尽管此刻仅是下午申时初刻,但天色却已早早昏暗起来。

当朱元璋再次回到二进宅院时,朱怀已在厅堂中等候。

“去哪儿了?”

朱怀好奇地询问。

朱元璋笑着回应:“让下人去取些奏折过来,咱得替皇上把关,不敢松懈。”

朱怀满心好奇地问:“老黄头,我真想知道,您到底是什么官职?”

明朝初年官职与职位体系繁复,这些朱怀并不了解。

直到永乐年间,内阁及司礼监制度才得以确立,皇权得以集中。

然而洪武年间,虽听说许多奏折皆由朱元璋亲自处理,但朱怀明白,必定有专职官员先将奏折分类整理。

否则,每日上千份奏折,朱元璋怎能一一审查?

朱元璋解释道:“当前负责为皇上筛选整理奏折的是殿阁学士,都是翰林院出身的老先生。”

殿阁学士承袭宋制,是内阁的雏形,但他们目前并无实权,主要职责是为朱元璋分拣奏折并提出建议。

朱怀这才明白了其中的关节。

交谈间,马三宝端着一盆米饭,两个碗,两碟小菜走了进来。

“今天咱们不喝酒了,晚饭后还有正事要做。”

朱元璋说道。

朱怀点头同意,主动盛了两碗白米饭,米饭上浸润着咸肉汤汁,上面覆盖着